刘天放
重阳节到,老年人喜爱的商品又迎来了畅销时段。无论是老字号商品热销,还是“绵软”口味的重阳寿宴预订火爆,或是“寿桃”一天能卖出去不少,说明人们对重阳节的重视,这从重阳节临近,尊老爱老的氛围已能体味到。
重阳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又称重九节或晒秋节。久久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赋予了尊老敬老的含义,也是1989年国家将其设为老年节的原因,以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每当重阳节临近,相关部门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老年群体送温暖送欢乐。志愿者也会到老年人集中的地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如今,社会变得越来越文明和谐,孝顺的人越来越多。儿女更是为父母“买买买”或“订订订”,这总会成为重阳节的“标配”。给父母买爱吃的食物或喜欢的衣裳,或订一桌饭菜,全家人围着父母享受家庭温馨,使重阳节的氛围更浓。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幕幕温馨景象,总令人感到由衷的感动和鼓舞。
然而,重阳节只有一天时间,温馨热闹的重阳节过后,儿女也好,老年人也罢,都将回到平常状态。这说明孝老爱老敬老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要靠持之以恒的行动。行动中不仅包括“吃吃吃”或“穿穿穿”,更在于陪伴。老年人在身边,就应该常回家看看;儿女在外,那就不妨多打几个电话问候。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对生活的诉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养老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改善,这无疑对如何孝老爱老敬老提出更高要求。而尽孝,绝非给钱给物就能达到。满足吃穿当然重要,但对老人精神层面的关爱,如情感、心理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显得更重要。做到了,不仅是老年人的福祉,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老年人都想晚年过得健康、殷实、快乐,而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敬等也就有了新要求。对此,儿女若想尽孝,就需要转变观念,提升境界。只要心中有孝心,每天都是尽孝日,天天都是“重阳节”。由此,不妨将重阳节作为敬老的一个“友情提示”,以让敬老蔚然成风,这也是更好过重阳节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