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十四五’期间,我省加快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四强行动’,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扎实做好‘五量’文章,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标志性的成果、突破性的变革。主要可以概括为‘9新’……”这是10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专场发布的最新消息。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21年GDP实现历史性突破、跨上万亿元台阶,2024年总量达到1.3万亿元,四年连跨4个千亿台阶,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兰州(3742亿元)+嘉峪关(370亿元)的经济体量。四年GDP平均增速达到6.0%,高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2022年以来GDP增速连续14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支撑能力实现新提升。从一产看,着力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牛羊菜果薯药”全产业链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效益显著增加,2024年总产值达到近5000亿元。从二产看,着力推进产业兴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比翼齐飞。全部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20年的24.2%提高到2024年的26.9%,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2024年增速达到10.8%,超全国(5.8%)五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从三产看,实施服务业企业三年倍增计划,2024年限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264家,较2020年增加了282家。全省网络零售额由2020年的41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3.5亿元,年均增长10.1%。

科技创新引领取得新成效。着力推进强科技行动,创新型甘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12%,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51.7%,保持在全国第二梯队。

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从能源看,新增煤炭产能4370万吨,累计达到1.3亿吨、是2020年的1.5倍。从交通看,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93万公里、较2020年增加了3.3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里程8249公里、较2020年增加2249公里。新增通高速县区15个、累计达到82个。从水利看,引洮二期骨干及城乡配套工程建成通水,覆盖全省四分之一人口的“生命线工程”进一步发挥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常态长效推进祁连山生态治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草覆盖度持续提升,祁连山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区域占比增加37.5%。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20年的11.3%提高到2024年的12.2%。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7%,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8.6%。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2024年省属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8793.06亿元、利润总额194.02亿元,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28.18%、130.37%。数字政府建设提速增效,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8%以上,“甘快办”线上办件量由2021年的115.1万件提升到2024年的692.3万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国率先推行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标准地”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

民生福祉增进取得新进展。稳就业促增收持续加力,城镇年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年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20年的52.23%提高到2024年的56.83%,增幅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20年的3.27降低至2024年的2.97、相对差别持续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8%、95%以上。

社会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化,宗教依法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平安甘肃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刑事、治安案件较2020年比分别降44.1%、31.6%,刑事破案率达近10年最高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诚信甘肃”“厚道甘肃”成为我们的名片。兰州市、金昌市、嘉峪关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肃南县、崇信县、玉门市、敦煌市、永靖县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经过“十四五”的这五年,我省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更加有利,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展望未来,我们对“十五五”发展充满信心,甘肃省将续写陇原大地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