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大堡镇:工厂“搬”进安置点 产业“安”在家门口

康县大堡镇:工厂“搬”进安置点 产业“安”在家门口

近年来,康县大堡镇把稳定就业作为做好生态避险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全面推进乡村就业工厂进村入社,努力打造搬迁群众“家门口”致富增收的“金饭碗”。

2024-11-06 15:01:54 [详细]
苹果丰收

苹果丰收

金秋时节,在崇信县黄寨镇的苹果园,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工人们忙着采摘装车,果园里一派硕果飘香的丰收景象。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赵亚楠...

2024-11-06 09:10:31 [详细]
柿子喜丰收

柿子喜丰收

近日,陇南市文县城关镇贾昌村的柿子喜丰收,当地农户用最传统的方法将柿子手工削皮、晾晒、变成美味柿饼,深受市场青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旭春...

2024-11-06 09:09:06 [详细]
瓜州:多举措提升衔接资金管理水平

瓜州:多举措提升衔接资金管理水平

甘肃农民网讯  瓜州县财政局始终把加强财政衔接资金管理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紧盯财政衔接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关键环节,着力提升衔接资金使用效益。以产业增效为主向,强...

2024-11-05 16:48:02 [详细]
瓜州财政:“四策齐驱”力推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见真章

瓜州财政:“四策齐驱”力推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见真章

甘肃农民网讯  为深度优化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助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2024年瓜州财政以系统思维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聚焦目标管理、事前评估、常态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

2024-11-05 16:41:28 [详细]

从一粒种子到一条产业链——静宁县红寺镇马铃薯发展“薯”光无限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胡继万“原原种繁育基地年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达800万—1000万粒左右,年产值达350万元以上。”静宁县红寺镇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技术负责人靳银强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良种...

2024-11-05 10:31:55 [详细]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