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进村宣讲,怎样说农民才爱听?
2023-05-29 16:32:5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余瑶 编辑:王丽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建设好乡村,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而做好政策宣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面向农民的宣讲有着特殊性,农民群众接收政策信息的效果受文化素养、喜好方式以及所处地域环境、村庄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不能简单把在城市宣讲的那一套搬到农村,须下大功夫。

首先要会说农民的话。农民的语言可能有点儿“土”,但非常生动、很接地气,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农谚、俗语等,往往既朗朗上口又饱含生活的智慧。政策宣讲首先是语言的沟通交流,如果不能将文绉绉的文件语言“翻译”成农民语言,把理论话变成家常话、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那么宣讲的人再怎么“滔滔不绝”,听讲的人估计也只会“一脸茫然”,丧失了深入了解政策的兴趣。

要结合一时一地的实际情况。“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宣讲政策要结合当地的风俗人情,站在农民的视角,弄清楚他们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政策文件虽然看上去很宏大,但往内里挖掘其实讲的就是老百姓的身边事,就是人们的烟火生活。把政策讲活,就得将政策生活化、具体化,找到农民关心的问题和政策的结合点,多讲讲农民听得懂的身边故事。比如,讲产业振兴,就可以结合村里正在发展的产业说起,邀请产业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其成效远胜过板起脸来照本宣科。

还要设身处地与农民共情。把政策讲到农民心坎里,要设身处地与农民共情,说掏心窝子的话。电视剧《山海情》里有个片段令笔者印象深刻:基层干部马得福领命回到家乡涌泉村动员整村搬迁,面对乡亲们普遍的不理解、不支持,马得福在村口“大喇叭”里坦露心迹。他从村里李、马两个姓氏的起源说起,讲明涌泉村也是他的根,搬出去不是为了断根,而是把根移到更肥沃的地方,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得到更多教育、医疗和就业的机会。“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儿了,哪儿也就能再扎根!”这段“告白”字字动人,解开了村民的思想疙瘩。到农村宣讲,官话、空话、套话是没有市场的,只有心里装着农民,想农民所想、解农民所问,乡亲们才会把你当自己人,愿意听你说话,也听得进心里。

功夫在诗外,用什么形式宣讲也大有学问。有的地方为了提高效率,把农民集中组织到村委会的会议室或者大广场上,干部讲,农民听。这样也不是不行,但如果老是用这种方式,就需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了。宣讲的时间是否占用了农时?选择的地点对于农民来说是否足够方便?农民是否真心喜欢、听得进去?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尤其是农村居民上网率的大幅提高,很多农民从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渠道了解党和国家三农政策。但短视频制作门槛低,个别自媒体以吸引流量为目的,有些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容易误导农民。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可能会是不实信息滋生蔓延的温床,但用得好,也将是进行正面宣传引导的利器。开展新时代的理论政策宣讲,迫切需要针对乡村舆论场的新特点,正向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信息传播功能,将“硬核”政策与地方特色的戏曲、歌舞等结合,编排成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好短视频等各类渠道针对性地强化引导。

进村宣讲政策,说好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把接地气、冒热气、动真情的话说到农民心尖上,我们的惠农好政策才能更顺畅地抵达基层、深入人心。

(摘自《农民日报》作者 余 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