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郭增祥和“岷归”的故事
2023-04-10 11:15:10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隆红霞 季亚茹 编辑:王丽丽

微信图片_20230407154713.png

郭增祥正在观察当归种苗长势。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季亚茹 摄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隆红霞 季亚茹

初见郭增祥,他正在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中药材种植试验基地给当归种苗浇水,裹满泥浆的鞋、沾满泥水的裤腿让人印象深刻。

“郭大爷把这些当归苗苗可宝贝了,每天来大棚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大棚内温度湿度,观察种苗长势,浇水、拔草……”站在一旁的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技术员李蓉蓉亲切地说道。

郭增祥今年57岁,是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高级农艺师,因为常年和泥土打交道所以显得有些苍老,加之为人随和,年轻的同事便亲切地称他为郭大爷。1988年郭增祥22岁,从甘肃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岷县上班,从此便一头扎进了土地里,和“岷归”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扎,就是三十多年。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特殊的高寒阴湿环境十分适宜当归、黄芪、党参等310多种优质中药材的生长,是全国道地中药材主产区,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美誉。

“岷县当归俗称‘岷归’,如何让我们的‘岷归’更好地走出去,保证中药材道地品质,就需要从育苗、施肥、种植等工序入手,干一行爱一行,自己是干这一行的,就要干出些成果来。”说起和“岷归”的渊源来,郭增祥打开了话匣子。

这些年,郭增祥一直潜心钻研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试验。“我们一起共事三十年了,在农业上的这些年,他一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试验示范工作,他平时生活中爱好比较少,几乎把全部心血投入到中药材研究上了,甚至节假日也不休息。”他的“老战友”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党组成员、质量检测室主任季贵文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努力,郭增祥参与实施的《当归规范化种植与可持续利用》项目2012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参与实施的《当归熟地育苗与早期抽薹控制技术研究》项目2014年获得甘肃省农牧厅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015年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实施的《当归麻口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6年12月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参与实施的项目《一种广谱微生物杀菌剂制备关键技术》2020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研究当归温室育苗技术整整用了十多年,从刚开始的当归苗休眠到出苗慢、生长缓慢再到如今当归产量高、品质好,郭增祥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郭增祥常对同事说起,一定要亲自干,年轻人不应该坐在办公室等数据,只有去基地真正把自己当作农民一样深入土地,才能干好本职工作。

这些年,为了开展野生当归种质资源分布调查研究,他几乎跑遍了附近当归种植区的墚墚峁峁、旮旮角角,被树枝挂掉眼镜、被大黄蜂蜇伤,但这些始终阻挡不了他保护种质资源的决心。

“野生当归调查,有利于将来当归新品种的选育,比如说咱们的家种当归万一品种退化的话,可以通过野生当归和家种当归遗传杂交选育新品种,而且野生当归遗传性比较稳定。在岷县马坞镇、寺沟镇,宕昌县、迭部县等野生当归分布区域共调查野生当归分布群落15个。”郭增祥满足地说。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