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诗卉
初见刘鸿奎,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当过兵:特有气质、庄重冷峻、沉着内敛,一头短发,国字脸,显得干净而利索。但是你不一定能猜出来,这位用着儿子淘汰下来的旧手机的人,就是定西市巉口镇有名的养殖大户和爱心人士。
刘鸿奎这个人有荣誉:定西市最美退役军人、安定区首届“十大行业系统最美人物——最美退役军人”退伍军人蓝天奖,先进个人奖,巉口镇优秀共产党员……获得的奖状满了一整个编织袋。
刘鸿逵这个人有故事:打零工、摆地摊、跑运输、搞养殖、做公益……三百六十行,只要这行可行,他绝对要去尝试。
从养殖到种地,从种树到公益,刘鸿奎在生他养他的故乡,又闯出了一片天地。
“我从小在村里就是出了名的淘气,给别人打工也不符合我的性格。”
18岁的刘鸿奎成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志愿兵。(前排右一)
1995年,23岁的刘鸿奎结束了五年的军旅生涯,选择了自主创业。期间刘鸿奎创办了红平汽车旅游公司,专门跑青甘大环线,因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公司日益发展壮大,员工多达百人。一天天,一年年不服输的刘鸿奎在市场的风浪中起起伏伏。“渐渐地手里有了一点钱。”
2016年,刘鸿奎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旅游,看到绿色原野夹杂着点点浅黄向天际线蔓延,一起一伏之间,散布着的牛羊像是溅起的浪花水沫。刘鸿奎心里又默默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头育肥羊的净利润为300元。一年养3栏,一栏200头,一年出栏600头,一年养殖利润可达到近18万元。刘鸿奎动了发展养殖的心。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初,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018年春天,刘鸿奎埋下养殖种子开始在故乡发芽。
报效桑梓,第一步就是修路!
盐沟村地处安定区巉口镇与鲁家沟镇交界边缘地带,山大沟深、坡陡路窄、交通极其不便,盐沟村祖祖辈辈出行,走的都是沟底的荒滩。
“现在回忆起童年时出村的场景,脑子里只有一幅画面——翻山,爬上坡再溜下坡,翻过六个山头,走两个多小时的土路。”
刘鸿奎正在修路(右一)。(资料图)
刘鸿奎深知,只有修好山道,盐沟村才能真正发展。于是,他自筹资金45万元,作规划、买机械、雇工人、跑协调,一条6公里长的出行方便的畜牧产业路就此形成。
到了盛夏时节,受强降雨影响,巉口镇部分村社道路不时出现积水淤泥,他又经常自筹经费联系挖掘机、推土车,清理清运道路低洼处淤泥,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路修好了,400头猪也进村了。
“我们养殖的猪,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受到重庆四川等南方地区的欢迎。”
不懂技术,刘鸿奎就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
猪需要饲料,刘鸿奎就流转撂荒地1000多亩,种植玉米、燕麦。
猪产生粪肥,刘鸿奎就修建280立方米的沼气池。
刘鸿奎与他养殖的肉羊。
如今,刘鸿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玉米、燕麦、饲草1700余亩,肉羊存栏500多只、繁育肥猪2000多头,先后带动180多户农户从事种养殖业、50多人就地就近务工增收,走上了绿色循环生态农业的道路。
“我们合作社现在固定工人有26人,每人每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平时农忙时也会雇周围的村民,包吃包住一天收入在150元上下。”刘鸿奎说。
刘鸿奎回报桑梓的愿望达成了,但是并没有就此结束。
刘鸿奎先后捐资3万元,资助6名贫困户大学生;长期照顾4位孤寡老人,为他们平时的衣食住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刘鸿奎定期向村上的老人捐赠床品。(资料图)
“我每年都会定期给村上的老人送米面油和衣服,房屋破了我们免费修、出村办事我们免费载、耕田犁地我们免费借机器给村民。”
说起刘鸿奎,盐沟村的村民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他是个真正的好人,真正的大善人!”
“在陇中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十年九旱是定西人永远难忘的记忆。刘鸿奎背井离乡20余年,再次返回家乡时看到之前的荒烟蔓草已经披上绿装,对生态变化感触颇深的他说:“这里原本干旱少雨,水比油金贵,18年回到家乡时,雨水很旺,路边的杂草也长到了我的胸口。”
郁郁葱葱的盐沟村。(资料图)
刘鸿奎经常思考着怎样继续为家乡的生态保护出一份力。恰逢春日“绿满陇中”行动启动,巉口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他便萌生了无偿捐款捐树的想法。
这一坚持便是好几年,他先后捐款6万元、捐赠苗木10万株助力家乡绿化造林。
如今,在盐沟村的乡间小道上,云杉、柏树迎风矗立,一片生机勃勃。抬头望去,油松枝头挂着露水,正抽出嫩绿的芽。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当兵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返乡搞养殖也只是我回报家乡的拳拳之心而已。”刘鸿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