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冬至大如年
2022-12-22 10:21:39 来源:甘肃农民报 作者 钟莎 编辑:王丽丽

时至年末,又临冬至,清晨接到母亲来电,嘱咐我过节一定要吃些好吃的,不要过分节俭。每逢佳节倍思亲,脑海中母亲的音容相貌成了我寄托思念的存在。冬至本该是人间小团圆之日,因我在外地工作,无法归家,母亲知我者谓我心忧,竟然还特地给我寄来了一箱家乡的冰糖橙。吃着故乡的美食,让我内心在这冬日里升腾起阵阵暖阳。

冬至日,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一般日期为公历12月22日或12月23日,与清明一样,因未固定日期,也被称为“活节”。倘使到了这时节,仍未能赏雪尽兴,倒也不必忧心。因这天之到来,意味着冬天最冷时刻也将要临至。冬至过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短时间内气温持续下降,到了“三九”之日,土壤深层所积热量将消耗殆尽,入不敷出,加之冷空气活动频繁,定有望再饱雪景之眼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这天,阴气最盛,盛极而衰,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中国传统历法中,冬至也是历算的起始日。而在天文学上,则将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但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显然无法一概而论。冬至期间,西南青藏高原地区,因地势高,早已呈现白雪皑皑、冰川林立之态。就北方大兴安岭、西北准噶尔盆地而言,霜、冰、雪亦与冬至节共舞。倒是南方大部分地区,因了纬度低之要素,青山绿水依旧如常。

先人卓越,敏而好学,旧时便知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蚯蚓为冬眠动物,蜷曲身体,藏于土中,利于过冬。麋鹿,俗称四不像,此动物奇特,每年12月雄性麋鹿便脱角一次。而深埋于地底之泉,因阳气升,故而开始缓缓的流淌。母亲整天与土地为伍,麋鹿她没见过,倒是其他两种现象,她早已见怪不怪。每当这时,她还会向我炫耀说:“别不信,就是冬至来咯!”

冬至,又称为“交冬”,此日过节之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民间一直流传“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古人认为阴阳二气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故而对于这一日格外地重视。汉朝时期,便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贺冬,甚至例行放假。而至唐宋时期,冬至仍是祭天祭祖的大日子。到了明清两代,则又有了“冬至郊天”的说法。大抵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如今亦如是。

想想白居易冬至思家,有感而发“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殊不知,冬至历来是团圆之日。窗外山意冲寒欲放梅,窗内一家人围坐红泥小火炉,吃着冬至节美食,好不飒爽。俗语有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北方人过冬至,就独好这一口饺子。而浙江地区每逢冬至这天,全家老少必集齐,家家户户吃着荞麦面。不仅如此,嘉兴的赤豆糯米饭,宁波的年糕,台州的“冬至圆”,都是当地必不可少的美食。再譬如苏州人,独爱用糯米与桂花共酿“冬酿酒”;而潮汕人,则喜用粿与神明对话;倘若要属特别之味,那定得是粤西吴川人冬至必备的姜饭。此外,广西人的粽子,客家人的籺,四川人的羊肉汤,珍馐佳肴之多,不胜枚举,简直就是一场浩大的美食盛宴啊!可不比过年还要丰盛嘛!难怪冬至一直以来又有“亚岁”之称。

我家倒是特别,一直循了母亲的喜好,又吃饺子又吃汤圆。不仅如此,往常每年母亲还会把自己养的鸡宰杀炖鸡汤喝,说是冬至必须吃鸡汤补补冬。吃完美食,我们一家人欢聚一堂,煮雪问茶味,诉说着冬日趣事,一起向冬天的深处走去,简直美不胜收!(钟莎)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