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近日,在崇信县黄花乡水磨村扶贫车间内,“哒哒哒”的织机运转声不绝于耳,王海琴和其他几名工人戴着口罩,在生产线上操作着棉线手套编织机,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复工复产的煤矿等企业赶制手套。
崇信县黄花乡水磨村扶贫车间。
为了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就业,水磨村成立了扶贫车间,以制作工人使用的棉线手套为主,主要客户是周边的煤矿企业。
崇信县煤炭资源丰富,境内煤矿企业众多。水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树涛介绍,当地煤矿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手套的需求量随之增长,来自该村10余名工人也返岗复工,赶制手套供煤矿使用。
李树涛介绍,复工前,村里对扶贫车间进行了全方位防疫消杀,给员工配备了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工人进入车间前要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
生产好的手套。
“接到上班通知,别提多高兴了。每天上班前,我们都要测量体温,大家心里没那么恐慌了。”自从村里有了扶贫车间,王海琴就到这里上班,每月有了稳定收入,还不耽误种地。
李树涛介绍,该车间具备年生产10万副手套的能力,年产值20余万元,采取弹性工作管理方法,计时或计件发放工资,吸纳村里的留守妇女等到车间务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编织”致富梦。
“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启动产业链发展项目,推动各村的农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复工复产。”黄花乡党委副书记朱勰钰说,要动员群众恢复信心、投入生产,克服疫情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赵亚楠 申彬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