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初冬时节,走进锦屏镇平头沟村窑洞养牛基地,一头头毛色红润的平凉红牛正在追逐撒欢。
崇信县甘庄村生态养牛示范区。
“牛倌”朱海萍是这里最大的红牛养殖户,这几天她的心里美滋滋,逢人便说:“养一头基础母牛,政府补助1000元,今年我家喂了140头基础母牛,代养60,下了64头牛犊,卖了45头,比外出打工的人还赚得多哩”。
在崇信,像朱海萍这样通过发展养牛产业富起来的人不在少数。
近年来,崇信县把红牛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按照建设“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县”,打造平凉红牛核心区的目标定位和“塬果川菜整县牛”产业全覆盖要求,把草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头戏来抓,积极引导农户种植优质紫花苜蓿、饲草玉米2.1万亩以上;利用废旧窑洞改造牛舍660多孔,成立红牛养殖专业合作社82个,吸收15头以上养牛大户65户,所养的牛膘情好,生长快,对周围的饲养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崇信县永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56人,现存栏平凉红牛200多头,年出栏量在80头左右。在负责人朱胜利看来,他的牛之所以养得好,一是自己勤劳致富,另一个是县里对红牛养殖合作社多措并举的奖补政策。
崇信县牛状元朱胜利。
为了使红牛产业发展劲头更足,崇信县研究制定了县内龙头企业及规模化养殖场区分类奖补意见,采取以奖代补、技术服务、人才引进等方式,重点扶持县红牛公司、伊顺祥牛业公司等现有龙头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扶持腾洁种养殖公司、甘肃绿源牧草公司、县饲草种植联合社抱团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发展壮大。
杭州资路集团是该县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的重点红牛养殖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路向平说:“窑洞里养出的牛,牛肉品质好,非常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公司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带动周边养牛群众,形成平凉红牛发展的产业链,实现公司和群众的双赢。”(王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