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正在忙着采摘橄榄果。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骞瑶 摄
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骞瑶
1975年,陇南市成功引种油橄榄树。2016年,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国际论坛在陇南市武都区召开,推广中国甘肃油橄榄产业。2017年,中国西部产品交易会在陇南市武都区成功举办,陇南被认定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
经过40余年的发展,武都区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54.6万亩。如今,武都区拥有全国最先进的阳光工厂不仅带领国产橄榄油走向国际舞台更是让武都区成了“橄榄之城”。
日前,武都白龙江两岸的河谷,城市两旁的街道及半山地带葱葱郁郁的油橄榄树和饱满的橄榄果长势良好。走进汉王镇杨庞村,一颗颗橄榄果晶莹剔透,穿梭在果树之间,果农们正在地里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你们看,我家的油橄榄今年挂果特别多,树枝都被压弯了腰,今年是个丰收年。”汉王镇杨庞村村民杨漫德指着眼前橄榄树笑着说。
在杨庞村,说起油橄榄大家就都会想起一个人,杨庞村原支书杨社平。
过去村民没有种橄榄树的概念,更别提还知道橄榄果能榨油。2002年,政府免费提供油橄榄树苗给农户种植,当时并没有引起村民们多大的兴趣,而身为杨庞村村支部书记的杨社平却对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他每天挨家挨户给村民们讲解发展油橄榄产业的前景和好处。起初,根本没有人愿意拿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去种植油橄榄,后来一些村民经过杨社平的劝导,同意在自家田埂边种植一些橄榄树。过了三年,果树挂果,卖了钱,有了收益,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自愿加入种树的行列。
如今的杨庞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橄榄树。为了让油橄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杨社平支持儿子杨东辉成立了油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模式,从育苗到管理、从采收到交售,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
“这几年政府大力实施油橄榄三年倍增计划,我们在原有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又盘活了一些荒地,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油橄榄600多亩,而且跟油橄榄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后,根本不愁卖,当天采摘的鲜果下午就送工厂交售了,结账也干脆利索,村民收入都不错。”杨东辉开心地说。
“现在政策好,退耕还林种上了橄榄树,每年都有固定收入,而且在地里就能卖给合作社,这日子啊,是一天比一天好”。今年已经70多岁的杨庞村村民祁静英高兴地说。
从杨社平到杨东辉,父子两代人见证了武都油橄榄产业的发展,见证了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历程。杨社平和杨东辉,只是武都众多油橄榄种植户的一个缩影,目前武都区已有20多万群众通过发展油橄榄产业实现了稳定增收致富。
发展油橄榄产业是武都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生动缩影之一,也是“两山”理念在武都生根发芽的一个缩影。
十颗果子一勺油,真材实料在里头。小小的油橄榄蜕变成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茶、橄榄保健品、橄榄系列护肤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让大山深处的武都油橄榄走出国门、飘香国内外。
在油橄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武都区把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获得生态文明带来的“绿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