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喜迎二十大 发展看肃州】乡村振兴风帆劲 绘就发展新图景
2022-08-09 17:12:03 来源:甘肃农民网

甘肃农民网讯  产业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活水源泉”,是群众脱贫致富最长久、最稳定的命脉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近年来,肃州区聚焦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强基础、补短板、稳提升,大力发展寒旱农业、戈壁农业,做强现代种业、高效蔬菜产业,奋力开创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GetAttachment (2).jpg

肃州现代种业产业园

GetAttachment (3).jpg

肃州区工厂化育苗中心

GetAttachment (4).jpg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银达非耕地设施农业示范园

祁连山下风光好 戈壁农业果蔬香

透过无人机镜头俯瞰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一座座日光温室阡陌纵横,在暖阳照射下熠熠生辉。

走进种植户刘喜来的温室,瓜藤缠绕,不同品种的黄瓜挂在枝头,虽然黄瓜大多已被摘完,但夫妇俩仍在瓜藤间仔细寻找着还能下树的果实。

挂断电话,刘喜来将一箱箱黄瓜运上小货车,准备按约定时间送到客户手中。忙碌之余,刘喜来满心欢喜地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

“这一棚黄瓜两万斤左右,一斤卖一块钱,收入就是一茬两万块;另一个棚的水果西红柿产量低、价钱高,一年种两茬,收入在5万块钱左右;还有种的其他棚,算下来一年种棚收入在30万元左右,确实比以前种地好多了。” 种植户刘喜来说。

在园区另一边种植户秦存国的大棚里,西红柿即将迎来最后的成熟期,到月中,成熟采摘上市后,这茬西红柿苗便完成了它增收的使命。人间八月天,最是一年好“丰”景,吸引记者不仅是眼前的好图景,还有棚内满满的“黑科技”,在这里,农作物赖以生长的土壤是“造”出来的,利用小槽里的基质,无需土壤,西红柿也能茁壮生长。秦存国只需设置好水肥浇灌时间,作物就能“顿顿不落”地补足营养,在手机上就能照顾好大棚。

种植户秦存国说:“棚里的增温设备在冬天遇到极端天气对蔬菜保温起到很大作用;臭氧发生器可以物理防病,减少农药用量;喷雾管道的作用是到夏天温度高的时候可以增加棚内湿度,起到降温的效果,这样果实汁水比较饱满,品质也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近年来,肃州区围绕健全完善戈壁农业产业链条,先后建成了8000万株育苗、15万立方米基质、5万吨有机肥、20万立方米冷链仓储、20万吨农产品交易等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生产、分拣、包装、仓储、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戈壁农业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下一步,围绕我们的重点项目,狠抓落实,我们有信心在两到三年之内,将我们园区着力打造成甘肃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戈壁农业产业基地。”肃州区戈壁农业园区办公室副主任李静涛说。

在肃州这片因农耕兴起的绿洲明珠上,产业创新无处不在。在泉湖镇久盛葡萄专业合作社葡萄园内,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似玛瑙,又似珍珠,惹人喜爱;不仅如此,葡萄园温室里还有食用菌、西梅、梨,遍地跑的大白鹅,这看似 “大杂烩” 葡萄园,其实是合作社负责人田建生的精心“布局”,每一项都能为合作社带来不少的收入。

酒泉久盛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建生说:“接下来,我们要打造酒泉市百果园,种植适应肃州区土质、气候的水果品种,让大家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同时,也可以亲自采摘水果。”

“今年以来,泉湖镇坚持‘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积极规划建设万亩高效设施蔬菜核心园区,全镇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1.78万亩,成为市区‘菜篮子’的主要供应基地,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蔬菜产业的比重达到58.3%。”泉湖镇镇长张波说。

近年来,肃州区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大力发展蔬菜、种业、草畜、林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国家级“四化”制种基地、出口型蔬菜基地12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种业发展规模、种子科研能力迈上新台阶,为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了“肃州贡献”;戈壁生态农业破茧成蝶上升为省级战略,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拔地而起,带动全区戈壁生态农业面积达到3万亩,被国务院列入现代农业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为农民增收致富闯出了新路子;积极创建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区,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为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探索了新路径。(来源:肃州区融媒体中心 郭凤梅 米航)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