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老树”发新芽
2022-06-21 10:41:02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改造后,两年可成型,三年可挂果,四年可达到丰产,前景非常好。”正宁县湫头镇村民王忠民乐呵呵地说。

仲夏时节,记者来到正宁县湫头镇老旧果园长枝靠接新技术推广示范点,苹果老树根上嫁接的新品种已吐露新芽,枝条上也长出了新叶,长势颇为喜人,王忠民正查看苗木长势情况。

“我家这果园建起来29年了,种的是传统的富士品种,这几年随着果树老化严重,再加上病虫害、腐烂病的影响,收益一年不如一年。”王忠民说,“今年,趁着镇上引进长枝靠接技术的东风,把家里10亩果园全部改造了。”

王忠民从1993年就开始栽植果树,盛果期家里10亩果园年收入都在12万元以上,但这几年随着果树老化,果园效益持续低下。今年春季,他率先对自家10亩果园进行了长枝靠接技术改造。

苹果是正宁县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湫头镇是全县苹果产业的主产镇之一。近年来,由于“土质老、树龄老、品种老”和“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的“三老”“三高”问题严重制约着果民的增产增收。

湫头镇面临的难题,也是全县苹果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为积极探索老旧果园更新改造之路,正宁县组织全县苹果产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苹果种植大户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庆城试验站进行实地观摩学习,让果农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见到更新改造后的“别人家的果园”,进一步转变果农思想。

经过考察调研,全县苹果产业发展有了新方向——利用老旧果树根系发达的优势,将新品种瑞雪、瑞杨果树枝条嫁接到老果树表面根茬,使其快速成长。

“果树个头虽矮了,产量却高了,品质更是优良。”湫头镇副镇长袁睿介绍,“新嫁接的优良品种一年能长到1.5米,成果率达95%以上,经济效益预计提高三四倍,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受到了广大果农的认可,以湫头镇为示范点,全县苹果产业实现了新突破。目前,全县1200亩老旧低效果园已实现“老树逢春”。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