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美景+美食=?——康县阳坝镇特色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探秘
2022-06-16 11:31:1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之乐,逐渐成为都市人群向往的生活方式。节假日呼朋引伴,前往乡野山村来一场“农家乐”体验游已成为时尚。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康县阳坝镇对当地特产天麻和茶叶再赋能,成功开发天麻宴和茶叶膳,从味蕾上吸引客流,让“游在康县,食在阳坝”成为阳坝镇特色文旅康养产业的金字招牌。

地处康南的阳坝镇,因域内梅园沟景区、龙神沟景区,早已成为众多游客的旅游打卡地。文旅市场的火热催生了当地“农家乐”“康养民宿”。截至目前,域内已有30家“农家乐”和78家各具特色的“康养民宿”。然而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当地文旅市场大多时间被迫处于静默期,文旅产业陷入发展“瓶颈”。

面对暂时的困局,阳坝镇党委、政府积极应对,紧抓客源减少的间隙,狠练内功,提升“农家乐”品质。阳坝镇党委书记王贵强告诉记者:“旅游全面恢复之时,如何让阳坝镇‘农家乐’异军突起,镇上一班人集思广益,最终决定从舌尖上牢牢吸引顾客,于是就有了把当地特产天麻和茶叶融入餐饮的想法。”

千古以来,“招牌菜”往往是由各家饭馆独立研发,且为不传之秘。阳坝镇在此次全新菜品开发中,打破常规,扮演了主导角色。王贵强说:“镇上把开发系列特色菜品的想法告诉了‘福鼎园’的经营者李建喜,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闲暇之余,镇干部和李建喜在‘吃’上大做文章,经过试制、试吃、改良,多易配方后,成功开发出20道以天麻为主打菜品的‘天麻宴’和以阳坝绿茶为主打的12道菜品组成的‘茶叶宴’。”

特色菜品开发成功后,镇政府迅速邀请营养学家、名老中医对系列菜品进行品鉴。专业人士一致认定,菜品符合现代餐饮膳食营养需求且符合食物相生相克原理,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营养”。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为了让新开发菜品迅速普及,镇政府专门开设培训班,组织域内农家乐、康养民宿经营人员学习菜品制作,并把配料配方表发放给每一户经营者,要求经营者根据自身情况,掌握6~8种特色美食的烹饪方法。

参与培训的食尚轩经营者杨伟说:“镇上不仅‘教’,更负责‘查’。为了保证我们都能做出口味上乘的特色菜品,镇上要求每位镇干部包抓2~3户农家乐,督促学习菜品制作,并要求包抓干部自掏腰包品尝菜品,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我们这样做,就是希望游客无论在哪一家农家乐品尝到的特色菜品都是质量上乘的。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道地阳坝特色美食,形成抱团发展的规模,让从业者享受集约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慕名而来的游客,无不被阳坝镇新推出的“天麻宴”和“茶叶膳”吸引。正在康县梅园沟景区旅游的汉中游客刘先生对记者说:“我是冲着阳坝的自然风光来的,没想到在这里不仅看到了美景,更品尝了美食,这里的‘天麻宴’让我眼前一亮,把当地特产药材和美食结合起来的创意确实不错。”

康县当地游客朱女士说:“以前咱们阳坝餐饮只有传统的‘阳坝十大碗’,现在又多了‘茶叶膳’。相对于‘十大碗’偏油腻,新开发的菜品突出了清淡,更符合现代人的膳食营养需求,而且价格也不贵,游客可选择的余地更多了。”

王贵强告诉记者:“‘天麻宴’‘茶叶膳’推出时间虽然不长,但从游客反映来看,确实取得了成功。下一步,阳坝镇将进一步从舌尖上下功夫,以特色餐饮为突破口,抓好当地文旅康养产业的提质增效,让‘游在康县,食在阳坝’深入人心,让产业链从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上继续发展,享受更多抱团发展的红利。”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