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秦州区齐寿镇后寺村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通过推进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蜂业养殖产业,示范带动村民发展养蜂,拓展了村民增收渠道,壮大了村集体经济。6月2日,在后寺村中蜂养殖基地,村支书闫旺全头戴防护帽正忙着逐个查看蜂箱。打开盖板、取出巢皮,仔细观察蜜蜂状态,无异常后小心翼翼地放回蜂巢中。
“你看,巢皮下面黄澄澄的这些全是结晶后的蜂蜜,估计今年产量还要比去年好。”闫旺全半蹲在一处蜂箱旁向笔者介绍说道,而他的脸上则挂满了喜悦之情。
多年以来,后寺村是一个藏在大山里的贫困村庄,村民思想陈旧,村上经济滞后。2017年通过搬迁,不仅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也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从大山深处搬出来后,产业发展是第一要务。”闫旺全说,自从住进新家后,大家思想观念变了,人人争过小康生活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目前,村上主导产业为外出务工,主要以青壮年群体为主。
去年以来,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寺村不断优化发展模式,积极争取省区市项目和政策,结合中蜂养殖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成立了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村集体中蜂养殖基地。基地现养殖中蜂60箱,2021年产蜜400余斤,村集体收入1.5万余元。
“我们后寺村因地理环境适宜,气候优越,植被覆盖率高,种类丰富,无农药污染,加之村民有代代传承的养蜂经验,具有优越的蜂产业发展条件。去年刚办起村集体经济养蜂产业时,共有25个蜂箱,今春以来通过分箱,已经发展到了60箱。”闫旺全告诉笔者,他家里养殖中蜂也已有多年,自从村上建起基地发展中蜂养殖产业后,他自觉承担起了技术管理的重任。
“今年基地预计可产蜂蜜达1000余斤,村集体经济收入要比去年好。”闫旺全说道。
高秀秀是后寺村村民,网络直播带货已有2年多,村里的大多蜂蜜,通过她直播带货远销全国各地。前不久,她专门参加了区上组织的直播电商培训活动,培训回来后的她对于今年直播带货蜂蜜有了更足的信心。“去年,我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共销售本村蜂蜜300余斤,眼下,已有不少群众在我直播期间咨询今年的蜂蜜情况,随着粉丝量不断上升,今年蜂蜜肯定销量要比去年还要好。”高秀秀信心满满地说道。
在蜂蜜产业发展中,后寺村同时采取“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由村集体向养蜂大户提供蜂箱入股,农户按照每提供10个蜂箱,养蜂户返还村集体1箱蜂的分红模式给村集体分红,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闫旺全表示,下一步,村上将继续壮大养蜂产业,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参与其中,将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带动村民能致富的“金山银山”。(景春燕 张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