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穿行于田地村庄间的农村公路。省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成军
小康路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
截至“十三五”末,甘肃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5万公里,实现了全省1233个乡(镇),15978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助推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铺好了“新路子”,摘掉了“穷帽子”。宽阔的道路,一头连着火红的现在,一头通向崭新的未来。
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2021年,甘肃新建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万公里以上,全年为6366个自然村(组)新建10753公里硬化路。
修的是路,连的是心;改变的是出行方式,解锁的是希望密码。
如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产业路”“旅游路”“幸福路”也越走越宽。
这些路,让人走得更远。
连接陇西县首阳镇至柯寨镇刘家掌村的首刘公路,去年路面拓宽至7.5米。柯寨农村公路综合服务中心就建在公路边,客运室张贴的客运表显示:途经此地的客运线路有5条,连接周边乡镇和陇西县城,最远可到达陇西县所在的定西市。
路,疏畅了农村地区“微循环”,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乡间流动,农村地区实现了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尤其是地处甘南、陇南等高寒阴湿、山大沟深地区的一些偏僻乡村,过去由于交通条件差,许多群众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大山,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路通了,车来了,人流、信息流畅通了。当地群众有更多机会去感知新事物,接受新观念,谋求新发展,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门有路,抬脚上车”的变化,让深山腹地也能大道通衢。
这些路,让人离得更近。
2021年,陇南市成县“电商脱贫+农村物流”获评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该县建成34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仓储场所,设立16个乡级物流服务站。农村货运班车每天定时、定点到达各乡镇的配送、采购站,再由各站将货物送到村级配购点,形成一个完整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和收购体系。
成县是甘肃快递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2021年,甘肃交通系统加强运输企业与邮政、快递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建成3个示范县、55个示范点,打造33条客货邮示范线路,建成“多位一体”乡镇综合服务站32个、农村邮政便民服务站3622个。
甘肃还通过“客车带邮包”的办法,大力发展县、乡、村三级邮件快件运输业务,方便群众客、货、运、邮“一站式”办理,为工业品进村、农特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提供物流支撑和保障。
这些路,让农民变得更富。
天水秦州区的樱桃快熟了,红彤彤的樱桃挂满枝头。用不了多久,收购樱桃的卡车就会开到各个村口,果农们开着“蹦蹦车”,把摘下来的樱桃运到村外去。
“建成一条农村路、带动周边一方富”。近年来,“四好农村路”跟着产业走,产业发展到哪里,公路就延伸到哪里。
依托建成的农村公路,酒泉市建成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静宁的苹果、武山的蔬菜、临夏的牛羊肉、定西的马铃薯、中药材等甘肃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畅销全国。“西部药都”陇西县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以后,在每年举办的药博会上,吸引40多个国家、上千家药材公司参展,当地种植的中药材销往国内外,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助推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这些路,让乡村变得更美。
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坐拥良好生态环境和城郊区位优势。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架起了区域快速通道,也让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建设步入快车道。每年旅游旺季,大棚采摘、民俗小吃、露天茶馆、水上火锅等为旅客带来别致体验。
“四好农村路”无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我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旅游景区、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小康村有效衔接,累计建成1904公里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建成6008公里“千村美丽”示范村组道路,使一些封闭落后的乡村从过去的因循守旧中走出来,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乡村游、农家乐等新兴农村产业蓬勃发展。
路,正在接续。“十四五”期间,甘肃将进一步让路“进村入户”。到2025年年末,除撤并建制村、移民搬迁村、个别空心村外,全省将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将达到80%。
乡村振兴,路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