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近年来,肃州区立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坚持政策扶持、规范提升和示范培育多措并举,着力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组织规模,促进质量效益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助力。至目前,全区共培育农民合作社1425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4家、市级149家。
抓制度强机制
不断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规章制度,指导各合作社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修订完善章程、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等9项制度,以制度机制规范促进合作社管理运行规范。制定下发《肃州区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122家,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农带农富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抓政策强扶持
制定出台《肃州区关于规范壮大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采取定额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分别补助8万元、5万元,对取得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5万元补助,政策激励推动合作社向更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基地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等领域,累计为盛利、夏特等95家农民合作社补助资金1662万元,助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取得良好开局。
抓典型强示范
持续开展示范社创建,制定《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板社创建标准》,明确登记设立、运行管理等6个方面25条标准,培育建成永堂农业观光、富民裕国农机服务等样板社150家、“五有”合作社875家。在示范社龙头引领下,全区农民合作社经营耕地面积达到35万亩,建成3万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20万亩杂交玉米制种等规模化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和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抓整治强管理
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行动,采取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金融支持等办法,支持合作社规范管理运行。指导庆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与3家合作社、1家企业联合组建神舟农产品产销联合社,建成洋葱生产基地5000余亩,年产值达到3400万元。对运营管理不规范的合作社,建立简易注销程序,引导其自愿注销。至目前,全区共规范提升合作社205家,清理注销“空壳社”92家,“空壳社”占比由36%下降到了6.7%,合作社整体运行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抓培训强人才
大力实施合作社“领头雁”培训工程,通过现场观摩、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累计举办各类专题培训15场次,培训合作社带头人和骨干力量1500人次,培育了冯志军等260名合作社领办创办致富带头人,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辅导员制度,科学遴选确定78名合作社建设辅导员,常年开展合作社建设发展指导服务,推动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抓创新强发展
支持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签订农产品订单等多种形式,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形成“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能人 合作社 农户”“村集体 合作社 农户”“品牌 合作社 订单 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有效带动农户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至目前,全区各农民合作社带动56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带动758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122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