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秀兰 王佳佳

金秋时节,丰收在即。永靖县盐锅峡镇黑方台的苹果产业园内,红艳饱满的冰糖心红富士苹果压满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熟练地进行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得益于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这里出产的苹果色泽鲜亮、果肉脆嫩,尤其是果核处凝结的“冰糖心”,已成为品质的“金名片”,正通过多元销路,成为助农增收的“金果果”。

在永靖县佳农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理事长王佳宾正手持手机,通过直播向全国网友推介家乡的苹果。作为当地较早尝试电商销售的带头人,他已连续六年通过直播带货,将家乡苹果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苹果大丰收,产量、销量价格也比往年要好,我们的苹果不仅在线下售卖,抖音、淘宝等各平台也同步上线。”王佳宾说,“我已经连续6年通过电商带货售卖家乡苹果,通过电商售卖,不仅打开了我们苹果的销路,也打响了‘黑方台冰糖心苹果’的品牌!”

与此同时,合作社电商服务站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将苹果分级、包装、称重、贴单,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该合作社社员朱方平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印有“刘家峡精品苹果”的包裹,严格把控品质。

朱方平告诉笔者,过去苹果主要靠批发商上门收购,价格低、销路也不稳定。如今有了电商,苹果直接就能卖到天南海北的顾客手里,价格上去了,收入也更有保障。

线上“快车”与线下“稳流”协同发力,是今年销售的突出特点。据悉,今年盐锅峡镇苹果总产量突破400万斤。其中,线上零售价普遍达每斤六七元,线下均价维持在三到五元。电商渠道带来的显著溢价,让苹果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除了电商销售,传统收购渠道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果农崇信发家的院子里,红彤彤的苹果堆成了小山。今年他家4亩果园产量达2万斤,主要通过收购商销售。“今年收成好,价格也不错,收入挺可观。”崇信发说。

近年来,随着苹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当地政府积极配套支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修建道路、水利设施等,为苹果的种植和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帮助果农掌握销售技能。在王佳宾等带头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果农开始尝试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责任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