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梅
小时候,立冬那天,看母亲包饺子,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非要在这天吃饺子,她告诉我:“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每到立冬,母亲总会包上一大盖帘饺子。胖乎乎的饺子挤在一起,像一群穿着白棉袄的小娃娃。
如今,立冬这天,我和母亲一起包饺子,还和她“创新”出新花样,包出了七彩饺子。
准备颜色的过程非常繁琐。菠菜焯水后要马上过凉,才能保持鲜绿,打出的汁要滤清,加一点小苏打固色。紫甘蓝汁里要滴几滴柠檬,蒸出来才不泛灰。女儿兴致勃勃地抱来她最爱吃的火龙果,要我们做玫红色的饺子皮。我把火龙果去皮,切成块,榨汁……各种“颜料”备好后,我开始用它们加面粉和面。绿的鲜、紫的艳……我用蒸南瓜,捣成泥和的面,橙黄橙黄的,像裹了层阳光。
母亲调好馅,案板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彩色的饺子皮,像盛开了一朵朵五彩的花瓣儿。我和母亲用这样“花瓣”包成了各式各样的饺子,包好的饺子静静地躺在白瓷盘里,像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翡翠绿的柳叶饺,橙黄的元宝饺,淡紫的月牙饺,还有粉红的波浪边饺。等煮熟后,女儿看了半天舍不得动筷,怕破坏了这盘中的“小花园”。
夹起一个绿色的饺子,轻轻咬开,菠菜的清香裹着沙葱羊肉,汁水满溢。紫色的饺子,紫甘蓝的清爽化解了肉的油腻。金黄色的带着南瓜的甜糯,让馅料层次更丰富。每种颜色自带风味与性格。
母亲的七彩饺子年年翻新。她不满足一个饺子一种颜色,她把一个饺子皮调出多种颜色,造型也越来越多:绿皮捏成麦穗,黄皮包作福袋,紫皮卷作玫瑰。各色面团在她手中变幻,摆上案板,犹如一弯弯彩虹。
咬开一个饺子的瞬间,色彩在齿间融化,温暖在舌尖起舞。立冬不该是寒冷的开端,而是温暖的相聚。只要心中驻有彩虹,每个立冬,都可以是春天的前奏。而我们亲手包入饺子的,不正是对平凡日子最深情的热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