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天水市秦州区以数字技术为笔,以强工业行动为墨,通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为区域经济发展挺起了坚实的“工业脊梁”。

数字基建先行 “信息天路”联通城乡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时代的“高速公路”。“十四五”期间,秦州区将农村新基建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信息通信“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与通信运营商的紧密协作,一张覆盖城乡的立体化信息网络已然成型。截至目前,全区420个行政村已实现4G网络与光纤宽带100%通达,16个镇政府所在地实现5G网络全覆盖,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千兆标准。

1761814079030028772.png

城乡之间显著的“数字鸿沟”得以缩小,为乡村振兴插上了“数字翅膀”。随着电子商务在乡镇全面普及,天水移动“数字乡村”平台、睿阳智慧“三农”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等一批“智治”应用落地生根,推动乡村治理从“治安”向“智安”转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强工行动赋能 “智造引擎”驱动转型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秦州区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通过全面落实干部包抓联企业制度,深入一线为企业纾困解难,成功解决了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出城入园”等历史遗留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焕发新生。

在企业培育上,秦州区全力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十四五”期间累计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同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天水六九一三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获评省级示范;华天电子科技公司、西电长城公司分别获评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

产城融合提质 “秦州答卷”彰显担当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招商引资则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十四五”期间,秦州区共实施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项目94个,总投资达117.3亿元。天水华天科技集成电路多芯片封装测试扩大规模项目顺利完工,新增年产值超6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区共引进工业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06.65亿元,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秦州区在推进工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对主城区道路、背街小巷的“城市蜘蛛网”进行集中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从产业园区的拔地而起到城市空间的精细治理,秦州区正以产城融合的生动实践,描绘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幸福图景。(刘可)

责任编辑:孙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