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俞凤霞 文/图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古浪县泗水镇上四坝村的葡萄迎来了丰收季。走进上四坝村种植户张克山家的葡萄棚里,一串串红如玛瑙的葡萄挂在绿叶间,棚内到处弥漫着浓郁的葡萄香,务工群众正手持剪刀,仔细挑选后剪下果粒饱满、色泽鲜亮的果实。这些新鲜葡萄将陆续运往武威市各大商超,端上市民餐桌。

葡萄采摘

“这可是‘中国红玫瑰葡萄’第一年挂果,一棚能采摘4000斤左右!”张克山说。今年,他在上四坝村种植了54座日光温室,每座棚里的葡萄都长势旺盛,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充满丰收的希望。

从刚开始的幼苗管护到如今的果实采收,张克山几乎把心思都放在了葡萄棚里。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进棚查看温湿度,根据藤蔓长势精准调整通风口;到了病虫害防治期,更是严格按照农技人员教的绿色防控方法操作,半点不敢马虎。“以前没种过这个新品种,总担心技术跟不上,怕忙活一场没收获。”张克山说。多亏了县上的农技服务队,不管是剪枝、保果,还是后期的温湿度调控,技术员都“手把手”教、“面对面”讲,把实用技术送到跟前,让他心里格外踏实。

粒大饱满的葡萄

张克山的丰收喜悦,正是古浪县温室大棚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古浪县将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出台多项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产业奖补政策,鼓励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同时,为了确保农户“种得好、能致富”,古浪县组织了专业的农技服务队伍,常态化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从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到采收保鲜,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有效解决后顾之忧。

如今,在古浪县的田野间,像上四坝村这样的日光温室成片铺开,从葡萄到各类特色果蔬,一座座温室不仅撑起了农户的“致富梦”,更串联起全县设施农业发展的蓬勃图景。随着产业政策持续发力、农技服务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的“丰收故事”,正在古浪的温室里轮番上演。

责任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