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魏娜 文/图
寒露时节,静宁县数十万亩苹果园迎来丰收。成片的果树郁郁葱葱,红艳艳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碌的身影与累累硕果,构成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果农给苹果翻面。
走进治平镇胡家塬流域果园,阵阵果香扑面而来。种植大户雷小本正细心为苹果“美容”——他轻轻翻转果实,摘掉遮挡的树叶,再铺上反光膜。“这样能让苹果均匀见光,上色更快,色泽和甜度也更好。”雷小本家10亩果园,今年套了10万个袋。早早去掉袋的苹果已经全红了,果大色正,盼着卖个好价钱。
胡家塬流域果园始建于1986年,是静宁县最早发展苹果种植的园区之一。如今,这片330亩的果园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聚宝盆”。今年预计产量825吨,产值可达858万元。目前,早熟苹果已售出30亩,实现产值78万元。

苹果红了。
治平镇的苹果产业不止于此。据该镇财政所长吴钱斌介绍,目前全镇果园面积达4.2万亩,其中挂果园3万亩。“2025年全镇预计完成苹果套袋3亿只,产量有望达到8万吨,总产值将突破6亿元。”
近年来,治平镇围绕苹果产业的“产、销、储”关键环节科学布局,多措并举推动果品提质、果农增收、产业增效。如今,红彤彤的苹果不仅映红了静宁的山川,更照亮了群众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