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徽县大河店镇 彩礼“返”出幸福感!
2025-09-30 09:56:35 来源:陇南徽县大河店镇

微信图片_20250929165515_108_28.jpg

村干部将文明新风的种子一点点播撒进群众的心田。

“这六万块钱,咱们收下是图个喜庆,返还才是真心意,往后日子还得看孩子们自己努力。”在徽县大河店镇小地坝村,村支书老殷在女儿婚礼上的一席话,赢得了乡亲们热烈的掌声。不久前,他嫁女儿时只象征性收了六万元彩礼,婚礼后便全额返还给新婚夫妇作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且婚事简办,仪式就在自家门口温馨举行。这一举动,成为大河店镇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工作中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典型案例。

老殷家的婚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大河店镇破旧立新的决心。然而,新风尚的树立绝非一日之功。为推动新风落地,镇党委政府首先从建章立制入手,让改革有据可依。白天,干部们在田间地头、农家院里召开民事直说专题会,顶着日头听村民倒“攀比苦水”;晚上,又对着收回的几百份问卷调查表逐字分析,梳理出“彩礼虚高”“铺张浪费”等核心症结。在与村民反复拉锯、耐心疏导的过程中,干部们把道理掰开揉碎讲,把利弊摆上台面算,正是在这样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的民意征集基础上,全镇才最终统一修订了村规民约和“一约四会”制度,将“彩礼上限6万元”“红白事要简办”等硬性条款明确写入,让移风易俗有了制度“硬约束”,也让群众有了共同遵守的“约定”。

规矩立下了,关键在落实。干部们干脆把“办公室”搬到了村里,线上线下连轴转,打响了宣传“攻坚战”。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等阵地,高频次推送倡议书和如老殷家这般鲜活的典型案例;线下,志愿者顶风冒雨,利用农闲、傍晚时间,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在村头巷尾张贴主题海报,甚至自编自导自演《花田喜事》情景剧,用最朴实的家乡话,把简办婚礼的“好”演得明明白白。正是靠着“一支队伍、一张传单、一个案例”这套“3个1”工作法的持续攻坚,才让文明新风的种子一点点播撒进群众的心田。

而最有力的宣传,莫过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老殷作为村支书,早就把“带头破旧俗”的担子扛在了肩上。在此之前,他不仅多次在党员会上表态,更在私下里跟持观望态度的亲戚朋友反复沟通,挨了不少“不近人情”的埋怨。他知道,千言万语不如一次实际行动,于是从自家女儿的婚事做起,用“零彩礼”和简办婚礼,给所有村民做了最实在的示范。这场婚礼,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其背后是党员干部的勇气和担当。正是这种“向我看齐”的魄力,让许多持观望态度的村民开始重新审视传统习俗,纷纷效仿。“书记家都这么办了,咱们还有啥好攀比的!”村民们的观念悄然转变。

从倾听民意时的耐心疏导,到宣传浸润时的脚不停歇,再到典型引领时的勇于担当,这场彩礼“减负”战里,大河店镇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让彩礼“减负”真正成为了家庭幸福的“加分项”。如今,一股节俭、文明、清爽的新风正在大河店镇徐徐吹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丰厚的文明内涵。

(来源:陇南徽县大河店镇)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