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文/图
金秋九月,临洮县红旗乡稻浪翻滚、蔬果飘香。9月29日,一场洋溢着泥土芬芳的以“同心筑梦庆丰收,携手奋进迎国庆,共建和美促振兴”为主题的丰收庆典在富业寺村上演。300余名村民代表、种植大户齐聚富业寺村村民广场,共赏丰收盛景,共话振兴新篇。
文艺演出。
“今年咱这1400个大棚可是出了大力气!”牟家村党支部书记牟凯伟指着眼前鳞次栉比的钢架温室大棚感恩着丰收。走进蔬菜大棚,鲜嫩的生菜、翠绿的黄瓜,满眼尽是青翠欲滴的生机,连空气里都浮动着蔬果的清甜……牟凯伟指着忙碌的采摘队伍介绍:依托“一村一品”产业布局,牟家村联合周边4个村建成1400亩设施蔬菜基地,年销售蔬菜7500吨,带动115户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
牟凯伟不仅是党建引领的“领头雁”,更是产业致富的“带头人”。牟凯伟经营的“田园牟哥”是一家以绿叶菜为主的种植合作社,产品销往兰州、临夏两地。“我以每亩1400元的价格流转了50亩土地,带领40户成员共同发展。社员不仅有分红收益,还有劳务报酬,农忙时在合作社务工的乡亲都能拿到日均100元以上的劳务报酬。”牟凯伟介绍着合作社运营发展情况。
健康知识宣讲。
脱贫户牟鸿兴说:“我是‘田园牟哥’的长期务工人员,月薪3000元,再加上自己种的几亩地,一年下来挣个七八万不成问题。跟着‘田园牟哥’干,既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就近照顾了老父亲,这样的日子过着踏实!”
丰收的喜悦不仅在设施大棚里,更在田间地头。三兴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是一家以麒麟瓜和春小麦为主的经营主体。来自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合作社负责人王祖梅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报酬,带动村民增收,今年劳务报酬等方面支出就近百万元。合作社从去年开始尝试蟾蜍养殖,效果也不错,蟾蜍主要流向了南方药企,下一步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趣味农事体验。
丰收不仅是果实的丰盈,更是产业的振兴、环境的焕新。今年红旗乡累计发放小额信贷709万元,授信3847万元支持400户农户发展产业;建成2个示范村、20个示范社,绿化荒山300亩,栽植行道树14公里;开展脱贫户技能培训30人次,发放“雨露计划+”补助19.8万元,输转劳动力3465人……这些数字背后,是全乡上下“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坚守,更是“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生动注脚。
活动中,村民们自编自演的广场舞、普法小故事等接地气、冒热气的鲜活节目轮番上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农产品展销区里新鲜采摘的蔬菜、手工酿造的醋、全麦面粉供不应求。“趣味农事”运动会上,更是欢声笑语……“今年的丰收节活动,既是对过去努力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红旗乡乡长辛红梅表示,红旗乡将以此次丰收节活动为契机,继续做大设施蔬菜、特色种植等优势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让农民的腰包更鼓、乡村的颜值更高、生活的滋味更甜。
秋阳正好,丰收正酣。红旗大地上,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画卷,正随着金穗的芬芳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