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凉州:粮稳业兴乡村美 生态农业绘新卷
2025-09-29 10:20:36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曾继孔 文/图

九月,凉州区邓马营湖生态建设指挥部3万余亩青贮玉米迎来收获,武南、清源等镇大棚里的辣椒番茄也到了成熟期,从西营镇硕果累累的果园到韩佐、新华镇密密麻麻的菌棚,凉州大地处处皆是丰收美景。

今年以来,凉州区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全区“三农”工作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凉州区秋粮喜丰收。

强基础,粮食安全筑根基

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凉州区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全区推广小麦浅埋滴灌等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等项目,用扎实举措守护着每一寸耕地的产出力。

金秋时节,金塔镇的千亩青贮玉米实现了机械化收割,秸秆成了“黄金饲料”,效益喜人;清源镇的大田玉米穗粒饱满,农户们忙着采收;西营镇的千亩梨园果香四溢,鲜梨缀满了枝头,农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长城镇三百余亩向日葵迎来采收,金色花海变致富“金盘”。

凉州区为持续夯实粮食生产的“硬件基础”,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土壤普查,全面查清辖内土壤质量、性状、利用状况及特色农产品区域,为退化耕地治理、土壤改良、耕地质量保护及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支撑。

菌菇产业蓬勃发展。

提质效,富民产业发展旺

走进韩佐镇头畦村的菌菇大棚内,星星点点的白色点缀在覆土畦床上,一朵朵大球盖菇正在破土而出,陆续进入采收期。负责人介绍,最近每天早上都会来采收一茬进行包装冷藏,存够量之后统一运往南方市场进行销售。发放镇王家墩村的制干辣椒种植点,一串串鲜红的辣椒已挂满枝头,甚是喜人。成片的辣椒田,吸纳了周边数个乡镇的工人过来务工,数十名工人穿梭在田垄间,手指翻飞间,成熟的辣椒便被麻利地采摘入袋。

今年,凉州区聚力培育壮大“猪牛羊菜菌奶”六大产业集群,持续推动“10+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品牌化发展,开工建设日光温室2795座,扣棚定植2604座;开工建设养殖暖棚304个,建成投产274个,产业规模持续保持全市领先优势。

美丽乡村新貌新风。

乡村美,和美宜居建设忙

清水镇王锐沟村着力打造秀美乡村环境,村道宽敞整洁,两旁绿树成荫,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各种苗木环抱村庄,各类花卉映衬其中,墙上的文明标语和彩绘格外醒目,文明新风在这里处处可感,形成了层次分明、唇齿相依、相得益彰的生态美景。

步入凉州区双城镇徐信村,道路平坦、屋舍整洁、绿树葱茏、繁花绽放……一幅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图景扑面而来,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正书写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新篇章。

近年来,凉州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5155”乡村建设行动,分区分类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积极推广“文明股”“道德储蓄所”等有效做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

和美乡村织锦绣,振兴画卷扑面来。站在新的起点,凉州区将加快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加快建设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凉州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