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明雪 薛亚男 文/图
在陇山腹地的华亭市马峡镇,14个农家书屋如同一颗颗“文化种子”,在广袤的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个以中药材种植闻名的小镇,正通过农家书屋建设,让书香与药香交织,文化与产业共振,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走进马峡村农家书屋,《华优质中药材种植全攻略》《常见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彩色图谱》等中药材种植类实用技术书籍专区格外醒目。村民李国荣捧着一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感慨道:“以前遇到病虫害只能干着急,现在照着书里的方法防治,药材亩产提高了20%!”据不完全统计,全镇通过农家书屋学习种植技术的药农中,80%以上实现了增产增收。
马峡镇将农家书屋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14个书屋设立“中药材产业角”,定期更新专业书籍,并联合农机站开展“田间课堂”。马峡村党支部书记刘浩介绍:“我们把书屋搬到地头,让村民白天在地里实操,晚上到书屋充电,形成了‘学技术—用技术—提效益’的闭环。”
“只有了解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咱们村的药材产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在寺沟村农家书屋,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课堂”正在进行。村党支部书记孙让过正在为围坐的村民讲解产业扶持政策。这种“书屋+宣讲”的模式,已成为马峡镇理论传播的特色品牌。
数字化浪潮同样席卷乡村。马峡镇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线上书屋”,定期推送乡村振兴扶持政策、健康养生知识等内容,让群众实现“指尖上的阅读”。
每天清晨,孟台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张彦雷都会准时打开大门,整理前一天借阅的书籍。这个由村民自荐担任的岗位,如今已成为乡村文化的“火种”。张彦雷介绍:“以前村民农闲时扎堆打牌,现在书屋日均接待读者10余人次,逢节假日还会举办书法比赛、读书分享会等。”
马峡镇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韦荣慧说:“书屋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传承家风、凝聚人心的纽带。马峡镇将继续通过开展‘最美家庭’评选、亲子阅读分享会等活动,让农家书屋成为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阵地。”
如今的马峡镇,农家书屋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智慧引擎”。从药材种植知识普及到文旅融合理念传播,从政策宣讲到户到技能培训到人,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正以文化之力,全力推动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