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一事一议”聚合力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瓜州县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9-26 11:30:27 来源:甘肃农民网

初秋的瓜州大地,乡野间处处是生机盎然的图景。在瓜州县广至藏族乡洮砚村的文化健身广场上,老人伴着音乐舒展舞姿,孩童在健身器材旁嬉笑追逐;腰站子村组道路旁新架的路灯整齐排列,傍晚亮起时宛如乡间的“星光长廊”……这些让村民幸福感倍增的变化,正是瓜州县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抓手,撬动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民主议事聚民心,把准建设“指南针”

“修广场还是架路灯?咱村民自己说了算!”这是瓜州县推进“一事一议”项目时最常听到的话。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始终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原则,将项目选择权、话语权交给村民,通过“四议两公开”机制,让每一个项目都贴合群众需求。

gz92503.jpg

广至藏族乡洮砚村便民服务中心广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

2025年初,广至藏族乡在实地走访时发现,洮砚村、临潭村村里原有广场设施老化,场地坑洼,且存在安全风险,村民们对建设文化健身广场的呼声很高。针对群众的切实需求,各村党支部随即启动“一事一议”流程,先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勘察,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文化健身广场施工内容,并配套安装健身器材、休憩座椅。建设方案一经公示,村民主动提出“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建设”,最终,平整的篮球场配套着整齐的道牙砖全新亮相,“活动难”的困扰彻底消散,这片小小的球场,实实在在为村民的日常文娱生活添上了热闹、鲜活的色彩。

筹劳筹资激活力,注入建设“强心剂”

在瓜州县“一事一议”项目推进中,群众主动筹劳筹资与财政奖补形成合力,既破解了建设资金瓶颈,更激活了乡村共建的内生动力,三道沟镇文化广场改造项目便是鲜活实践。

此前,三道沟镇戏台周边设施老旧,沙石地面坑洼不平,雨天积水难行,戏台顶棚漏雨、墙面斑驳,群众想开展文娱活动却场地受限。通过“一事一议”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同意改造,975名受益群众主动提出自筹资金,自愿出资3.9万元;620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自愿出工,提前清理场地杂物、搬运施工建材,参与墙面粉刷,筹劳折资3.1万元,项目同步争取35万元财政奖补资金,这场轰轰烈烈的共建行动,让三道沟镇文化广场改造项目加速落地。

这场“群众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共建,让村民从“旁观者”变身“建设者”,不仅加速了项目落地,更让和美乡村建设有了实打实的“活力引擎”。

gz92502.jpg

三道沟村村民代表大会商议“一事一议”项目筹资相关事宜。

项目落地见实效,勾勒和美“实景图”

“一事一议”的核心在“实”,关键在“效”。瓜州县建立“项目申报—审核把关—跟踪推进—竣工验收—后期管护”全流程机制,确保每个项目都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项目施工前,瓜州县财政局组织专人赴乡镇,实地核查项目,重点确认项目是否契合村民需求,细致核验工程预算,从源头确保项目可行、预算合规。实施阶段,不定期抽查,直奔施工一线核查进度,同步核验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发现偏差当场提出整改建议。项目完工后,财政局会同住建、农业农村部门精准核算实际工程量;同时邀请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验收,对不达标项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主体,确保项目落地即合格。

gz925.jpg

瓜州县财政局会同住建、农业农村部门验收“一事一议”项目,与施工方、监理人员核对工程量。

2025年,瓜州县持续发力,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4个,农村综合改革支农奖励项目4个,重点投向村组便民服务中心、健身广场建设和路灯架设等方面。从“要我建”到“我要建”,从“补短板”到“提质效”,瓜州县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纽带,将政府引导与群众主动紧密结合,让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成为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引擎”。

如今,行走在瓜州的乡村田野,道路更畅、环境更美、服务更优、民心更齐,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王媛媛 文/图)

责任编辑:孙振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