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的田野——秦州区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2025-09-19 18:07:17 来源:甘肃农民报

金秋的秦州,大地鎏金,万物竞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上,农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在粮食生产、特色产业、智 慧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放眼望去,秦州从传统的种植到现代技术的应用;从又大又红 的花牛苹果到惹人馋的大樱桃;从白芸豆飘香的田野到玫瑰绽放的 棚室;从连翘铺展的荒坡到甜蜜葡萄园圃;从一口爆汁的网纹瓜到 独放异彩的蓝莓……秦州区正在利用自然资源禀赋,以“一村一 品”为笔,绘就了一幅产业多元、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景象,走出 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秦州区始终把产业振兴作 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紧盯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 务,积极探索构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的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安全 筑牢基本盘

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天 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耕地面积113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99万亩,是国家 粮油大县。 近年来,秦州区牢牢守住粮食安 全底线,粮食面积、年产量分别达 73 万亩、23万吨。2023年,成功获批国 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入选国家农业 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被确定为 国家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区委、区 政府连续2年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 组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 秦州区在汪川、大门、齐寿、平 南、天水、华岐、秦岭等镇打造集中连 片万亩粮油生产示范片带6个,千亩示范点40个。落实大豆玉米复合种 植1.1万亩,保证玉米不减产,多收一 茬豆。大规模、整山系、整流域开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 1 万亩,整治撂荒地1097.8亩。 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的基础上,秦州区大规模、整山系、整 流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实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5万亩。采取 鼓励支持自种、托管、代管、流转、社 会化服务、社会资本融资等多种方式 整治撂荒地7.6万亩。 天水益丰众禾农业有限公司在 华岐镇范山村投资3250万元整治撂 荒地 5000 余亩,使昔日的荒地变成 了良田。围绕“以路兴产、以产增 收”,在粮食生产重点镇、重点区域、 重要基地,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新 修产业路 240 余公里、配套边沟渠 120余公里,有效改善田、路、渠等生 产条件,有力夯实了粮油生产基础。

产业提档 绘就鲜画卷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聚焦当 地资源禀赋优势,挖掘特色产 业,发展和壮大当地特色优势 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 要抓手。秦州区积极引进天水 易天果业、嘉瑞恒益、天水百富 佳等5条自动化苹果分选线项 目,日分选能力150吨,实现精 细化包装,增加高端优质供给, 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实施皂郊 镇天水禾润源农业开发有限责 任公司苹果预包装生产线项 目,引进可折叠果筐注塑机生 产线、无纺布制袋机生产线等 设备 5 台套,日产可折叠塑料果筐 3000 个,进一步做足“农 头工尾、粮头食尾”文章,提高 农产品转化率,增加农产品附 加值。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多 次赴河南、天津、陕西等地招 商,今年签约入库项目 13 个, 全年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额 9.05 亿元,新培育营业收入高 于 1000 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 业2家,新增营收2000万元以 上常规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 此外,秦州区不断加大“甘 味”品牌培育力度,打造符合标 准的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以 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 构建农产品品质支撑体系。截 至目前,全区“三品一标”共有 39 个,其中绿色食品 37 个,地 理标志农产品 2 个,“甘味”区 域公用品牌 1 个,“甘味”企业 商标品牌 9 个,累计荣获绿博 会、有机博览会金奖8个。

四大产业 扛起新大旗

果品、蔬菜、中药材、畜牧等优势 特色产业一路长虹。近年来,秦州以 声名远扬的天水花牛苹果、备受关注 的秦州大樱桃两大品牌为主导,不断 提质增效。在中梁、太京、藉口、皂郊、 天水等镇集中实施老旧果园改造提升 项目,改造完成 8062 亩。截至目前, 全区果园面积稳定在60万亩,其中秦 州大樱桃10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12 亿元。 蔬菜产业实现了从园子到盘子全 面安全保供。全面完成汪川镇柏母村 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项目、天水镇焦 李村果蔬育苗基地续建项目、玉泉镇 李官湾村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杨家寺镇杨家寺村现代农业种植 基地奖补项目,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 产、当年见效,蔬菜面积稳定在17万亩, 有力保障了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秦州区立足本地现状,加大秦岭 万亩连翘、牡丹万亩中药材等7大基地 的提质扩面,全面完成娘娘坝小南峪 村设施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基地项目, 初步形成了以连翘、五味子、金丝皇菊 为代表的7大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全 区中药材稳定在 10 万亩,综合产值 5 亿元。 同时,依托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 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持续优化种养结 构,打造形成西坡梁润联牧业有机肥 生产线、丰缘蛋鸡有机肥加工厂等 19 个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示范点,实现129 家规模以下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再利 用,为持续改善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提 供有力支撑,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粪 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乡村建设 奔往美环境

乡村既要“富口袋”更要 “美环境”。截至目前,全区 20 个和美乡村实现了高标 准建设,10 个省级示范村脱 颖而出;14 个镇新修产业路 30余公里,16镇开展环境整 治“百日行动”,垃圾清理、污 水治理、道路硬化……群众 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秦州区坚持把和美乡村 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 大举措,充分学习运用“千万 工程”经验,按照“政府主导、 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示范引 领、有效治理”的思路,以改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 心。 全力“补短板、夯基础、 锻长板、扬优势”,着力打造 “形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 文美”四美融合的“和美乡 村”。 在秦州区这片热土上, 乡村振兴没有千篇一律,而 是讲究因地制宜,为每个村 子找到最适合的发展路径。 从“一村一品”到“一镇一 业”,从产业兴旺到治理有 效,秦州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正迈出坚实步伐向前。接下 来,秦州区将持续引进龙头 企业,完善“企业+基地+农 户”模式,强化科技支撑,让 特色产业更“特”、乡村底色 更“亮”、农民日子更“甜”。(文图均由秦州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责任编辑:王典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