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秦州区着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通过污染防治、优化服务、深化监管等举措,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跃升,交出亮眼的“生态答卷”。
秦州区综合施策,以系统性思维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中,针对餐饮油烟、散煤取暖、工地扬尘等突出问题,采取日巡夜查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完成1686家餐饮门店“一键管两机”改造,推进260户“煤改电”及成纪热源厂等供热设施建设;强化28家在建工地“6个百分之百”管控,查处扬尘案件2起,覆盖裸露地面5处,查处违规渣土车130辆,并通过全时段湿法作业和“全民洗城”降低积尘负荷。水环境治理方面,常态化开展藉河沿线41个排污口“回头看”,加密国省控断面监测,确保西汉水罗家堡断面保持Ⅱ类水质、藉河闫家河湾断面达Ⅲ类水质。净土保卫战则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42座污水处理站监管,完成太京镇甸子村黑臭水体整治。
机制创新成为秦州区生态保护的亮点。全区构建了“网格化+智能化”监管体系,例如在噪声污染防治中,市、区领导高位推动,通过“网格化”管理督促天水娃哈哈基地完成设备降噪,并在皂郊路等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识,有效治理“炸街”扰民。执法监管上,创新采用“明查暗访+非现场检查”模式,结合在线监控、用能监控等手段,提升效率,累计检查重点企业10家次、一般企业43家次,行政处罚3件。服务优化方面,推行环评审批“前置化”改革,主动与发改、商务等部门联动,将服务前移至项目可研阶段,落实“一网通办”“最多跑一趟”政策,上半年受理批复环评文件10件,助力项目快速落地。风险防范机制也持续完善,组织60余家企业开展环保培训,压实主体责任,并通过常态化排查整改5个环境隐患。
数据显示,秦州区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上成效显著。大气环境方面,公园国控点空气优良天数达115天、比率88.1%,国控+省控点优良天数161天、比率8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降至3.51,同比下降8.3%。水环境持续优化,地表水优良比例保持100%。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取得突破,执法监管高效有力,环境信访办结率100%,累计受理并办结群众投诉18件。
秦州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一步,全区将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九大行动”,进一步压实网格责任、强化水源地建设、防范环境风险,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秦州力量。(张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