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成军)7月25日,以“政产学研协同 降碳富民兴陇”为主题的2025西北零碳乡村发展论坛在兰州召开。此次论坛由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农村能源协会联合举办,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蒋剑春,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等10位专家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有关领导出席论坛。
论坛指出,在统筹推进“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立足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要强化系统思维,深化融合发展,将农村能源工作深度融入农业农村发展全局;要培育乡村新质能源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农村经济新增长点;要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推动建立农业产业用能转型的低零碳园区,让绿色能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要创新分布式能源技术应用场景,构建多能互补的新型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节能低碳为特征的零碳乡村发展模式。
论坛强调,零碳乡村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领域的生动实践,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也是补齐民生短板的当务之急。甘肃愿以开放的姿态,与各方并肩同行,重塑乡村能源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补齐农村清洁取暖、清洁洗浴、清洁炊事用能短板;革新乡村产业形态,推动生态农业、低碳循环农业蓬勃发展;提升乡村人居品质,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农房建造技术和清洁用能方式;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共推“生态+产业+能源”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蒋剑春院士在主旨报告中阐述了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转化利用现状,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多途径创新利用生物质资源,推动农村用能方式,种养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将零碳乡村建设真正融入国家“双碳”战略之中。
参与论坛的其他专家分别围绕农村能源与碳中和技术路径、生物质能转化赋能零碳乡村发展、农业农村生态低碳发展、农产品碳足迹评价与低碳农业发展路径、西北零碳乡村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农村地区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多联供技术应用示范、零碳村镇建筑技术及应用案例、AI+绿色建筑+清洁能源’零碳乡村场景创新与技术融合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为探索零碳发展路径、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图景。
论坛期间还展示了全省农村能源发展和零碳乡村建设成果,举办了农村能源装备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