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杨璇 赵彦林 文/图
在陇东马铃薯优势产区庄浪县,一颗小小的土豆,通过工业化思维重塑农业产业链,构建起从种植基地到终端市场的全链条运营体系,推动了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带动了数万农户增收致富。
走进庄浪县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细腻的淀粉糊均匀流入沸腾的锅中,雪白的粉条在热水中翻滚成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薯香。
庄浪粉条加工车间。
作为庄浪县马铃薯产业龙头企业,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目前有马铃薯精淀粉、全自动化粉条、蛋白提取、纤维提取和淀粉小包装5条生产线,形成超8万吨的年产能矩阵,每年可生产淀粉12000吨,生产粉条8000吨,源源不断的优质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我们的产品主要有马铃薯淀粉、马铃薯蛋白、马铃薯纤维、手工粉条和流汁宽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与国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签订常年供货合同,去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柳佳琳介绍,该公司以产业为纽带,累计带动周边2000余名村民,农民就业带动县域内5万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更将庄浪粉条的金字招牌推向全国。
从田间地头的标准化种植,到车间里的精细加工,再到不断研发的新产品,最后通过广泛的销售网络送达消费者手中,一条完整且富有活力的“四位一体”全产业链已然形成。
粉条直播现场。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宏达淀粉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吃干榨净”的全封闭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经过一系列特殊处理,摇身一变成为了有价值的副产品。
据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董进太介绍,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水废渣每年可提取马铃薯蛋白1000吨,马铃薯纤维1000吨,提取后的蛋白和纤维可以作为饲料出售,减少了后续废水废渣处理难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如今,庄浪马铃薯产品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覆盖全国30个省市,“庄浪粉条”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田间种植到终端消费,一条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让土豆的每一分价值都得到释放,更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土地上种出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