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叶片长成一簇一簇的,像一朵花,是杏疔病,又称杏膨叶病、肿叶病等,红肿病。主要危害新梢、叶片、花和果实,病叶初期呈现黄化增厚并伴红褐色叶脉,后期形成黄色胶层及黑色子囊壳;病梢节间缩短,叶片畸形干枯后仍残存枝上;病果表面产生淡黄斑并萎缩脱落,给杏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实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症状
1.新梢:新梢染病,生长减缓,节间缩短,梢部叶片变黄、变厚,叶肉增厚,从叶柄开始向叶脉扩展,后叶脉变为红褐色,叶肉呈暗红色变厚,并在叶正反两面散生小红点,即病菌性子器,后期从小红点中涌出淡黄色孢子角,卷曲成短毛状或在叶面上混合成黄色胶层。
2.叶片:病叶先从叶柄开始变黄,沿叶脉向叶片扩展,最后全叶变黄并增厚,质硬呈革质,比正常叶片约厚4~5倍,病叶反、正面布满褐色小粒点。6、7月间病叶变成赤黄色,向下卷曲,遇雨或潮湿从性孢子器中涌出大量橘红色粘液,内含无数性孢子,干燥后常黏附在叶片上。病叶的叶柄基部肿胀,2个托叶上也生有小红点和橘红色粘液,叶柄短而呈黄色,无粘液。病叶到后期逐渐干枯,变成黑褐色,质脆易碎,畸形,叶背面散生小黑点。病叶挂在枝上越冬,不易脱落。
3.花:花染病,花萼肥厚,病花多不易开放,花苞增大,花萼、花瓣不易脱落。
4.果实:果实染病,生长停滞,果面生淡黄色病斑,生有红褐色小粒点,病果后期干缩脱落或挂在树上。
5.全株:受害枝梢往往不能结果,逐渐枯死。
二、防治措施
1.发现病梢、病叶、病芽及时全面剪除烧毁或做无害化处理,连续3~4年全面清理病枝、病叶的杏园可控制杏疔病。
2.药剂防治:杏树冬季修剪后到萌芽前,对树体全面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对没有彻底清除病枝的地区,可在杏树展叶时喷1∶1.5∶200倍的波尔多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或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毫克/千克,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000~8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300~700倍液,或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2000-4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300~500倍液均匀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1~2次。
(省12316林果病虫害专家吴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