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图/视频)道源圣地,武韵悠长。7月20日,2025年“崆峒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甘肃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在“全国武术之乡”平凉开赛。该赛事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武术精神,推动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擦亮“崆峒武术”文化名片,助力“问道崆峒·康养平凉”文旅品牌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7个省(市区)的222支代表队、6300余名武术精英参赛,以武会友,切磋技艺,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赛事为期4天,设个人、集体对练和短兵项目,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5岁至69岁,日均参赛人数超过3000人次,充分展现了传统武术的广泛群众基础和深厚文化底蕴。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崆峒武术作为中华五大武术流派之一,与少林、武当、峨眉、昆仑齐名,以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独特风格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闻名于世。2008年,“崆峒派武术”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平凉市崆峒区获评“全国武术之乡”;先后多次举办“崆峒杯”全国第五届武术(馆)校武术比赛、全国散打精英赛、十国国际搏击赛、第四届崆峒(国际)武术节等颇具影响力的武术品牌赛事……
崆峒武术在服务全民健身、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推动中华武术全球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武术协会将继续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让武术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选择和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周建平介绍。
以武会友,薪火相传,武术是镌刻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不朽瑰宝。
近年来,甘肃省武术事业蓬勃发展,传统武术在传承中创新,竞技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基础日益深厚。省政府参事、省武术运动协会主席王国强介绍,此次赛事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甘肃省传统武术的整体水平,希望运动员们以武会友、切磋技艺,展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武者风范,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崆峒论剑”,并共同守护中华武术的浩然正气,让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平凉市近年来聚焦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通过举办高水平武术赛事,推动武术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此次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与甘肃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同步举办,在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崆峒武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