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今年以来,我省将治理欠薪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来定位、谋划和推进,坚持“去存量、遏增量、抓源头”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源头治理保障机制,开展集中治理欠薪问题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欠薪案件处置,依法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处置欠薪案件8023件,共为2.8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4.2亿元,有力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欠薪形势保持整体平稳。
今年,甘肃省将治理欠薪作为重大民生实事要事,分管省领导主持召开有关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政府、国企项目欠薪问题集中整治,23次批示督办重点欠薪案件,抓实抓细治欠工作。
今年6月中下旬以来,我省全面排查包抓地区存量欠薪案件及新增欠薪案件问题,点对点向属地政府交办问题清单,加强日调度督办,推动欠薪案件动态清零。各地、各有关部门、各相关企业践行管行业必须管欠薪、管项目必须管欠薪、管资金必须管欠薪的工作理念,扛牢扛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支付责任,建立上下贯通、横向联动、运行顺畅、齐抓共管的治欠工作体系,常态化长效化推动治理欠薪工作。
省政府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欠薪源头治理的实施意见》印发后,随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双月调度协调会议机制、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定期排查机制、治理欠薪工作落实跟踪问效机制等保障性机制的推动落实,欠薪问题源头治理机制保障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持续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细化落实,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今年上半年,我省拖欠农民工工资处置案件数较去年下降25.7%。
同时,甘肃印发《开展集中治理欠薪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持续深化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部署推进集中治理欠薪问题专项行动和持续深化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聚焦欠薪问题重点领域,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提出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推动各类欠薪问题动态清零,建立健全治理欠薪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集中治理欠薪问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处置欠薪案件2047件,为6691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1亿元。
此外,为加强“两个平台”(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和甘肃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接收欠薪案件线索分类核实处置速度和日调度管理力度,在办案流程上形成案件线索从产生到结案的闭环管理。全国、甘肃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接收线索总数较2024年同期下降13.5%,核实欠薪线索数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32%。强化日常监察执法,采取“四不两直”、线上抽查等方式,先后对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86个县(市、区)2161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随机检查,对发现的496个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欠薪隐患等问题向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市州点对点发送《工作提醒函》,提出工作要求。快速高效化解欠薪问题,对省政府提级督办的28件政府、国企项目重点欠薪案件和排查出的32件处置难度大、时间长的欠薪案件,组建工作专班联合督办,短期内推动问题化解。
打好行政执法、信用惩戒、刑事司法“组合拳”,强化欠薪问题治理。为进一步加强人社、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间行刑衔接,合力做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移送等工作,对欠薪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今年上半年,省检察院联合省人社厅挂牌督办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0起,涉及464名农民工工资962万元。全省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80件。依规开展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发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01起,将42家企业及个人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及时推送社会信用体系牵头部门实施联合惩戒,使欠薪违法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