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苏玉梅 文/图
7月骄阳炙烤着凉州大地,在凉州区洪祥镇的拱形日光温室大棚里,一串串红润饱满的樱桃西红柿如宝石般悬垂藤蔓,生机盎然。这些被农户亲切称为“致富果”的小番茄丰收上市,将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洪祥镇陈春村樱桃西红柿产业发展示范点的大棚里,陈春村村民邓晶正熟练地为番茄植株整枝打杈。“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1棚圣女果,村上帮我们联系引进新品种,镇上技术人员经常来指导,现在圣女果长势很好,我对收益也比较有信心。”邓晶说。
工作人员正在为番茄植株整枝打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农民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凉州区洪祥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势,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强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引入水肥一体化设施,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种植,辐射带动樱桃西红柿在陈春村、陈家沟村和天泉村进行规模化种植,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有效激活了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樱桃西红柿长势良好。
“洪祥镇围绕大蒜、肉鸽和蔬菜等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在陈春村动员农户自主搭建日光温室,现已成为全区最大的圣女果种植基地。同时可有效吸纳周边农户200多人就地就近务工,增加务工收入。”凉州区洪祥镇武装部长张昊山说。
成熟的樱桃西红柿。
从示范点种植到打造镇域规模化基地,从零星大棚到连片发展的产业图景—凉州区洪祥镇樱桃西红柿产业的壮大之路,生动印证了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强劲驱动力。枝头闪耀的这抹“产业红”,不仅照亮了农户增收的广阔“钱景”,更以蓬勃的生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甜蜜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