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仲夏的陇原大地,麦浪翻滚,瓜果飘香。近日,2025年东乡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跨越天水、陇南、兰州三地,普惠东乡县近200名乡村女性的数智化培训,给她们带来了一场技能提升的“充电之旅”。
培训活动现场。
“我们不仅要教技术,更要让姐妹们明白,乡村振兴是每个人的责任。”培训开班仪式上,东乡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数字技能“训练”,既是全省“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更是撬动县域妇女创业就业潜能,把“她力量”从“家庭角色”向“网络创客”转型的具体样板。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在家女性”带来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与机遇。而东乡县妇女起步晚、底子薄,大部分女性对“数智化技能”的掌握,仅限于相互摸索、视频学习等,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指导,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更不懂如何应对直播时的突发情况等。
学员实地观摩学习。
鉴于此,在此次培训活动开启之前,东乡县妇联携手乡镇、企业等第一时间做问卷调研收集“所需”(“需求导向型”培训模式),“量身定制”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实用、实战、实效”,保证学员们“学得会、用得上、有效果”。
此次培训以“天水—陇南站”为脉络,形成“基础技能—思维拓展—产业研学—农旅观摩—实战演练”多维课程体系,让参训学员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用智慧探索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学员实地观摩学习。
培训期间,东乡县妇联邀请乡村致富带头人、业内翘楚为大家分享经验。学员们实地观摩学习花舞南山文旅小镇的农文旅融合、沉浸式体验甘谷县雅路人鞋业的麻编技艺,这让学员们思考如何利用家乡的“原材料”制作工艺品或实用品。在陇南直播间实训课上,学员们分组面对镜头销售手编花。课后统计显示,仅两小时的直播就收到多笔订单,这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小手艺也能闯大市场”。
学员沉浸式学习麻编技艺。
“本次培训为东乡女性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大家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知识和经验。”东乡县妇联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手工艺制作、特色种植养殖业培育与发展、非遗创新及网络直播新媒体思维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从“工具赋能”到“知识梳理”,从“建设互联网思维”到“打造有温度的IP”,这种阶梯式、多维度教学,获得学员们一致认可。
学员体验直播带货。
来自东乡县唐汪镇的学员陈梅兰说,这次学习之旅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老师们的精彩分享,让她对现代农业有了全新认识,特别是如何运用“新农具”手机打开云端销路。未来,她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位做农产品电商的学员通过培训有了新想法:“今后我要在直播中创新,家乡的羊肉要突出‘传统养殖、绿色认证、物美价廉、营养均衡’,‘东乡刺绣’要打造‘非遗传承、手工定制、限量发售’等概念。”
学员培训结束合影留念。
“看到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的面塑作品后,我想如何把面塑技艺和我们的花馃馃结合,当然这还需要大量实验和不断学习。”学员说。
学员们在归纳、整理满满“收获”的同时,还自发组建了“创业就业学习群”,每日分享行业资讯和实操经验。“当姐妹们的眼界开了、思路活了、技能强了,乡村振兴就有了更多的主体力量。”东乡县妇联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