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梁霞 李玉红 任志英 文/图
眼下,民勤县薛百镇上新村的黄芪种植基地里郁郁葱葱,连片的黄芪长势喜人,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数十名工人正抢抓农时,对中药材开展田间管护,确保中药材高产丰收。
村里的产业发展得好不好,要看群众能不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上新村黄芪种植基地。
“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了,我在基地上务工,一个月能挣4000元,挺好的。”薛百镇上新村村民吕述平介绍。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光照足、温差大,土壤肥沃且污染少、病虫害少,是中药材优质产区。薛百镇依托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服务,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群众“抱团式”种植,打破传统“散、小、弱”壁垒。通过“内培外引”,引进涉农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全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25年,上新村通过招商引资,采用‘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甘肃德裕堂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3000亩,打造黄芪中药材示范点,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薛百镇上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志全说。
工人在田间清除杂草。
促进产业振兴,共享发展红利。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零散耕地,集中连片发展药材种植,有效破解了以往地块分散、管理粗放难题,显著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基地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促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同时基地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务工,实现土地增效、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建基地、引企业、扩规模、抓示范、强服务、重扶持、树品牌,薛百镇将持续推动特色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在种植“苦药材”中尝到“甜生活”,真正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群众支持、群众认可、群众参与的致富产业。目前,全镇共种植甘草、麻黄草、黄芪、板蓝根等中药材5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