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王璟 文/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外出考察取经、发挥示范引领效能、打通产销对接链路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成功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多元增收的新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采收沙葱。
去年,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锚定打造西部现代寒旱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沙葱产业园建设。与此同时,指挥部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高效产业链体系,为沙葱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直播销售。
在深耕沙葱产业的同时,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积极拓展产业版图,红薯、太子参等特色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群众增收的新引擎。近日,走进指挥部富民村的沙地,绿油油的红薯藤沿着田垄肆意生长,铺满整片田野。村党支部书记刘涛蹲在地头,小心翼翼地扒开土层,仔细察看薯块的生长状况。这片红薯试验田,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更寄托着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今年5月份种了110亩红薯,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九、十月份就能迎来收获季。”刘涛说。
绿油油的红薯藤沿着田垄肆意生长,铺满整片田野。
“今年,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为了增加群众收入,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临沂民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富民村五组流转土地260亩。项目实施后,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了村民增收。”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党委副书记蔺志杰说。
富民村红薯、太子参试验田丰收在望,正是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从土地流转到项目引入,从单一作物种植到多元产业布局,指挥部始终以特色产业为笔,精心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指挥部将继续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做文章,重点发展沙葱等适沙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蔺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