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赵琳 尹珍珍
7月3日凌晨,暴雨如注,防汛红色预警已经拉响。康县阳坝镇境内梅园河水咆哮上涨,直逼郑河村等沿岸地带。风雨声中,一个被雨水打湿衣服的身影一边打伞一边扶着转移安置的老人,在雨水中前行。她就是郑河村党支部书记唐媛媛。
暴雨预警发出后,唐媛媛就带领村“两委”和党员应急队,冒着大雨逐户排查。她的声音有些嘶哑,但不断给不愿转移的群众作动员工作。
“大家迅速从屋里出来,按照以前演练的步骤,先去临时安置点避险。”
“婶子,家里东西别带了,安置点啥都有!”
“爷爷,我扶着你走,这雨下得急,安全是第一位……”
面对犹豫的老人,她语气温柔却不容置疑。
7月3日早晨,据统计,她和驻村干部将26户60名群众及时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唐媛媛家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她为乡亲们准备了暖心早餐。当最后一名群众转移到统一安置点,温暖灯光下早已备齐干燥被褥、食品饮水。她才拧了拧滴水的头发,才忙着为低保户孟大爷披上毛毯,又蹲身擦拭小女孩脸上的泥水。
当唐媛媛俯身询问需求时,被背出的老人雷发春紧握她的手哽咽:“多亏镇上干部和唐书记,我们才不用在大雨中担惊受怕……”
唐媛媛说:“天灾无情,我们党员干部就是乡亲们最牢的堤坝!”
暴雨暂歇,郑河村渐渐安宁。唐媛媛布满血丝的双眼仍紧盯水位标尺,转身又投入清淤排险。
近期持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阳坝镇迅速响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部署防汛工作。镇党委政府压实镇村干部责任,严格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预警信息畅通、应急队伍待命、物资储备充足。同时,组织包村干部深入各村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地灾隐患点、河道、低洼区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致巡查,及时清障除险。
据统计,从7月3日早上5时到8时,康县阳坝镇争分夺秒紧急转移避险群众36户77人。目前,防汛人员仍坚守在一线,随着降雨的减弱,阳坝镇河道水位下降,经全力抢险救援,此前因灾中断通行的康阳路、龙花路、五阳路已全部抢通,目前道路恢复正常通行秩序,辖区生产生活秩序平稳,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