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静宁:用好致富带头人 奏响乡村振兴曲
2025-07-04 16:42:49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芳艳 杨红娟 文/图 

盛夏时节,走进静宁县司桥乡潘王村,硬化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鲜花盛开,村民们或在树荫下纳凉,或在田间劳作,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兴旺的新农村景象。

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村党组织书记马亮等一批致富带头人的引领。

在潘王村村部,新任村党组织书记马亮正和村干部们一起学习乡村振兴政策。“只有吃透政策,才能带领群众走对路、走好路。”马亮说。

这位土生土长的村干部虽然上任时间不长,但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潘王村的果业。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潘村全村4个社313户1188人,道路硬化、水电升级、网络全覆盖等基础设施已完善,当前正推进水渠维修和晾晒场护坡加固项目。”马亮介绍,村内产业呈现多元化格局,经济作物主要有苹果,原有果园面积750亩,今年新增500亩,同步套种南瓜、土豆;粮食作物以玉米、自给自足的小麦为主,群众多渠道增收。

对于村上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纷纷感慨在各级干部的带领下,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现在生活变化太大了!”63岁村民潘守杰感慨道。近年来,该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民收入持续增加,幸福感不断提升。

目前,曾从事电商直播的马亮正谋划搭建村级电商平台,带领村民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乘着电商的翅膀,让村民的土特产有销路,增收有门路。

旱作农业。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网络,打造村级电子商务平台,吸纳大学生组建运营团队,推动村民们种植的荞面、糜面、土豆粉等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向全国,实现‘数字经济助农增收’。”马亮对未来村上的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今年,司桥乡11个行政村的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进行了摸底,探索建立“选、育、用、管”全链条机制,通过选准人、育强人、用对人,切实赢得群众信任,激活致富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我乡共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22名,平均年龄36岁,实现了年龄、学历、结构‘三优化’。”司桥乡党建办主任陈银利说。

司桥乡潘王村的“鲜花庭院”到全乡后备人才的“活力矩阵”,只是静宁县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齐飞”的有力缩影。

“我们将继续发挥‘头雁’引领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静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一批政治强、敢担当、能带富的村干部正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何香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