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子义
盛夏时节,在甘谷县磐安镇,一条1.2公里长的乡村道路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蜕变。磐安镇西桥头至磐温路口段从狭窄破损的“瓶颈路”到宽阔平坦的“振兴路”,这条连接镇区与工业园区、辐射13个行政村的重要通道,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磐安镇以“四百”主题活动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破解“肠梗阻”问题作为突破口,用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的“路文章”,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该路段长期面临道路狭窄、破损严重的困境,作为华能电厂、兴材加气块厂等周边企业的运输动脉,坑洼不平的路面导致运输效率低下,给企业运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更令人忧心的是,这条道路还是全镇西部片区13个行政村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雨雪天气时事故频发。同时,受地理条件限制,沿线100余户群众自来水长期无法直接入户,群众反映强烈。
“群众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面对这一制约发展的“顽疾”,磐安镇把实施西环路改造列为2025年十大民生工程之首,制定“拓宽主线+连通环网+管网铺设+配套整治”的综合方案,对该路段实施全线改造。
施工现场(资料图)。
在拆违治乱拓宽路面的现场,机械轰鸣声与群众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全员上阵,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将原来8米宽的道路拓宽至14米,铺设排污管网520米、入户自来水管道325米,拆除沿线违建23处,清理占道堆放物100余吨,栽植行道树200余棵、高杆月季300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40余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工程将道路建设与毛家坪遗址保护、乡村旅游线路开发有机结合,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靓丽名片。
经过这场“路脉”治理,将该路段与310国道、东环路、磐温路等路段有效贯通,形成了“四纵两横”的镇区大环形交通路网,不仅降低了周边企业运输成本,提升西部片区果蔬外运效率,而且通过铺设雨污分流管网和建设生态护坡,有效改善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条道路已成为磐安镇“交通+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轴,串联起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历史遗迹三大板块,综合效益正加速显现,为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注入持续动力。
“路通了,心更通了!”村民们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对道路改造的认可与喜悦。如今走在这条正在蜕变的道路上,两侧整齐的产业园区与远处的万亩果园交相辉映,见证了基层治理从“解决一个问题”到“办好一类实事”的智慧。磐安镇用一条路的蝶变证明:唯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把发展的难点堵点抓在手上,才能真正铺就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条用汗水和真情浇筑的振兴之路,终将成为连接党群干群的永恒纽带,必将继续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