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移风易俗要把握好时效度
2025-06-17 09:22:54 来源:庆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李 岩

移风易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引擎。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精准把握“时”“效”“度”这三大关键要素至关重要,要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全力摒弃陈规陋习,精心培树新风新俗,以持之以恒的毅力久久为功、稳步推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

要把握好开展移风易俗的“时”,将重要时间节点与日常宣传宣教紧密结合。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理论宣讲、示范引领等常态化宣教方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同时,重要节点是移风易俗的关键时期,在这些时期,群众的关注度高、参与度高,宣传引导的效果也最为显著。在春节、清明、七夕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盛宴;“纸钱兑鲜花”活动,以环保、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集体婚礼”活动,倡导简约、时尚的婚庆新风。这些文明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节日增添了便利,更将新风尚、新观念巧妙地融入其中,让群众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思想。

要把握好开展移风易俗的“效”,将持之以恒的久久为功与有条不紊的有序推进紧密结合。移风易俗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要树立长期作战、持续作战的思想,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不断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移风易俗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从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社会风气等多个层面入手,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实际,制定切实的目标、可行的计划、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硬约束”与“软引导”的教化功能,双管齐下,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切实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做到有的放矢、行之有效。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放弃,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成效而满足。

要把握好开展移风易俗的“度”,将群众接受程度与工作有效开展紧密相结合。群众是移风易俗的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是移风易俗的基础。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不能简单地采取强制手段,而应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比如,在一些农村地区,传统的婚丧嫁娶习俗源远流长,群众对其有着深厚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一概否定传统习俗,而应深入挖掘传统习俗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同时,对于一些明显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群众利益的陈规陋习,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治。比如,一些地方存在的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现象,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这些陈规陋习,要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开展专项整治等方式,坚决加以规范和治理,让文明新风在广大农村地区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庆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