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朱淑珍 文/图
立夏时节,走进古浪县干城乡爱民新村的油蟠桃种植大棚,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种植户李自生正带领工人们抢抓农时,清理园中杂草、为果实套袋……田间地头井然有序的管护流程,为今年的油蟠桃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查看油蟠桃长势。
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爱民新村积极引进“油蟠九号”“苹金霞”等4个优质油蟠桃品种,建成22座种植大棚。据李自生介绍,科学管理是保障蟠桃品质的关键。从疏果、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需精心把控。“疏果时摘掉生长不良的果子,确保养分集中供应;套袋前还要做好土壤培肥和病虫害预防,一步都不能马虎。”他坦言,精细化的管护模式让油蟠桃的果形、甜度和产量显著提升。
产业兴旺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油蟠桃从栽种、管护到采收的各个环节,吸引了大量周边群众参与务工。村民党万才便是其中之一,他一边忙着给桃树修枝一边笑着说:“在大棚干活离家近,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比以前踏实多了。”像党万才这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局面日渐清晰。
油蟠桃。
技术支撑为产业提质注入活力。为确保果树科学种植,古浪县特色林果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从苗木嫁接、修根到挖穴栽植提供全程指导。“我们通过优化浸泡消毒、定点挖穴等技术细节,帮助农户提高苗木成活率,为后期增产增收打好基础。”古浪县特色林果产业中心主任朱会文表示,技术团队将持续跟踪服务,助力产业行稳致远。
如今的干城乡,正依托温室大棚探索农业发展的多元路径。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帮扶等方式,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温室特色种植。除油蟠桃外,人参果、香瓜、草莓等产业也蓬勃发展,成为群众致富的“新引擎”。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延伸产业链条,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一片片温室大棚里,特色果蔬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果盘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这片热土上徐徐铺展。
眼下,爱民新村的油蟠桃已进入生长关键期,颗颗果实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干城乡以特色产业为纽带,持续探索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路径,让“大棚经济”释放出蓬勃活力。油蟠桃产业的兴旺,不仅为村民铺就了家门口的致富路,更成为古浪县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