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周忠旭 杨玲玲
阳春三月,积石山县迎来中药材种植的黄金时期,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中药材春耕播种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在居集镇中药材种植基地,播种机来回穿梭,一粒粒中药材种子精准地播撒在土壤中。相较于传统人工播种,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播种效率,还能保证播种深度和间距均匀,为中药材出苗整齐、生长良好奠定基础。为确保种植质量,该县农业农村局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为药农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严格按照种植标准,熟练地进行翻耕、起垄、播种。
“此前,我在岷县学习了当归、党参、黄芪种植技术,考察发现这里的土质和海拔非常适合种植这些中药材。”积石山县爱乃思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马爱乃思告诉笔者,他在居集村流转土地近千亩。目前每天使用三台拖拉机,固定员工二十多人参与中药材种植。
近年来,积石山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规模化种植中药材,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李国军介绍,该县今年制定了种植黄芪、黄芩、当归、款冬花、柴胡等优势中药材的计划,总面积为7万亩。目前,从事中药材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已达75家,涉及的农户数量达到5098户。县上以龙头企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为依托,以辐射带动的方式引领全县农户积极投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稳定增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