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静宁:老果园焕新颜
2025-04-11 15:38:09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吴玺 文/图

“以前这园子果树老化严重,果子品质差,一年忙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你看,新栽的矮化果树整齐划一,浇水施肥全自动化,省时省力还增收。”近日,静宁县余湾乡韩店村村民赵满仓站在改造后的果园里,看着新芽吐绿的果树,脸上洋溢着喜悦。

静宁县作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近年来面临老果园占比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以韩店村为例,全村3000余亩果园中,树龄超20年的老果园占比达30%,亩均收益不足4000元。“传统乔化果树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严重制约了果农增收。”余湾乡副乡长雷斌娥介绍。

老旧果园改造现场。

2023年起,静宁县启动老果园改造工程,在韩店村等试点推行“矮化宽行密株+水肥一体化”新模式,通过改种“瑞雪”“静宁一号”等脱毒矮化品种,将传统每亩40株的乔化种植调整为90株左右的矮化密植,行距拓宽至4米,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这套智能系统能精准控制水肥供给,比传统方式节水40%,肥料利用率提高30%。”静宁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温有福现场演示“慧种田”APP,该系统可实时监测果园墒情,实现智能灌溉和精准管理。目前全县已有1620户农户使用该平台。

改造效果立竿见影。新栽矮化果树次年即可挂果,比传统品种提前2年以上,预计丰产期亩产可达3000公斤,优质果率提升至88%,亩收益有望突破1.2万元。

新植园浇水。

在王坪村改造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忙着铺设滴灌管道。“我们采取‘乔化砧+密植栽培’新模式,配套有机肥和抗重茬苗木,既保证品质又降低成本。”王坪村村支书王安界介绍,改造后的果园将全面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标准化管理。

近年来,静宁县每年改造老果园2万亩,建设科技示范园7处,通过品种改良、技术升级,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加大改造力度,让更多“低效园”变身“致富园”,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何香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