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我与《甘肃农民报》】​甘农报,永远的朋友!
2021-10-08 11:47:20 来源:甘肃农民网 编辑:王丽丽

文/王小龙

说起我与《甘肃农民报》的结缘,往事就像一道彩虹,色彩格外绚丽。

1983年9月,高考失利的我,在静宁县八里小学当了一名民请教师。月工资15元,给生产队交5元,记全劳工分;剩下10元,属于自己。虽然工资少得可怜,但未丧失读书看报的机会,我很珍惜。

除毫不犹豫订一份《甘肃农民报》外,我还开始向报社投稿。不久,《八里学区表彰先进教师》《请贩运户来收鸡蛋》《水泥地面上晒麦种不好》《应当重视书法教学》等一篇篇“豆腐块”见报。乡亲们夸我替他们说话;同行们说我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我乐此不疲,奔波在校园和邮局之间,看见绿色的邮车、邮差倍感亲切,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1985年10月,我被录用为国家干部,离开依依不舍的校园,来到静宁县细巷乡人民政府。下乡之余,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乡邮政所。所里很小,只有两个人。骆荣瑞下乡送邮件;李海春值班发电报。他们努力工作的情景,仿佛还在昨日。后来我当文书坐办公室,虽然从早到晚忙着收集公购粮入库数据、刻蜡板推油滚子印发文件、为适龄夫妇办理结婚证、打扫会议室放广播锁大门,每日忙得脚不沾地,但仍不忘为《甘肃农民报》投稿。《人情风刮得农民吃不消了》《静宁县一“钉子户”被拔掉》《张金堂修庙受处罚》《静宁县旱作丰产示范田获奖》等作品陆续见报。这些稿件,从正、反两方面宣传了静宁当时的重大事件,也算是时代的见证。

从省委党校培训部毕业后,我被分配在县政协上班。几年间,接触的材料多了,写稿的热情依旧。《静宁县有了第一个电视社》《静宁县两大支柱企业发展迅速》《婆婆难当》等作品不断见报。尤其让人难忘的是,1994年10月14日、18日的第三版,第968、969期《农家富》刊头,还连续采用了我写的毛笔字。

1998年3月,我因持续写作,在县城小有名气,被县委主要领导选中,担任县委报道组组长。能把个人爱好和工作岗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那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在此期间,除利用多种机会向多个单位、身边人推荐订阅《甘肃农民报》以外,还忙里偷闲向贵报写稿。

2

这期间,我被报社评为发行先进个人,获赠编辑们精选的《家庭医用常识》一书;陪同甘肃农民报总编、记者深入静宁县田间地头、瓜房菜棚,走访数十位基层通讯员,虚心听取办好报纸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还应邀到兰州五泉山下,坐在报社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心潮澎湃地参加《甘肃农民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由此结识了一些外地的农民朋友,如榆中的金吉泰、礼县的王英秀等等。这桩桩往事,犹历历在目愈加清晰更加难忘。

从我与报社读报、投稿、用报三环相扣的经历中,我深刻认识到从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假如没有《甘肃农民报》这个省级舆论平台的不断推介,说不定我到现在仍是一位普通如小草的乡村教师,半辈子走不出直径不足50公里的生活小圈子,哪有担任县委报道组长光荣岗位的这段经历?这份情结,我将永远铭记。我还要一如既往地阅读贵报,保持良好的心态,争取等到创刊百年的早日到来。

作者系静宁县文化和旅游局干部,热爱地名文化,出版了《静宁地名笔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