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华亭:“牛日子”越来越红火
2025-04-09 16:38:56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牛德洁 杨晓晗 文/图

阳春三月,春意融融。在华亭市河西镇一个个红牛养殖棚里,一头头红牛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舒展筋骨,用“哞哞”的叫声向春天发出深情的欢呼,交织成红红火火的产业协奏曲。

华亭市肉牛养殖基地.png

“政府补贴建了青贮池,玉米秆存着冬天喂牛,能省下三成饲料钱。”在河西镇建沟村,村民李大爷把自家院子改成了“家庭牛场”,看着一头头牛悠闲地吃草,他感慨地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养牛的心气是越来越足了。”

2024年以来,华亭市河西镇全力实施肉牛养殖专业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建成牛棚22座,配套实施了青贮池等附属工程,落实新购牛、饲草青贮等补助112.7万元,肉牛养殖产业不断壮大,建沟村被命名为平凉市级养牛专业村,在全市赛牛赛药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河西镇新庄人畜分离养殖小区里,饲草区、养殖区一应俱全,铡草机的轰鸣声从早响到晚,一群群肉牛正嚼着“定制营养餐”。不久后它们就要“兵分两路”——有的坐上冷链车直奔北上广火锅店,有的直接端上附近县区家庭的餐桌。

“我们的主营业务涵盖肉牛繁育育肥、平凉红牛良种培育、饲草料加工、有机肥产销及养殖技术培训五大板块,目前已形成年青贮饲草2万余吨和存栏1200头肉牛的养殖规模,联动510户农户协同发展,其中特别为415户贫困户提供代养服务,年累计发放分红资金20.75万元,有效带动区域农民增收。”华亭润地饲草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河西镇坚持把肉牛红牛养殖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强农富民的主导产业,聚力夯基础、育良种、强龙头、延链条、创品牌、聚集群,红牛产业呈现出规模扩张、总量增长、链条完善、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为争创‘平凉红牛特色产业强镇’,今年我们将在景洼村和建沟村建设两个红牛育种和肉牛繁育的规模化集群养殖区,配备标准化的牛舍、饲料加工车间和粪污处理设施,力争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主品牌,实现养殖的规范化和集约化,把河西镇打造成为集养殖、繁育、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我们相信,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河西镇的红牛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河西镇副镇长张强言语中透露着坚定。

河西镇肉牛养殖场.jpg

河西镇肉牛养殖场标准化牛舍一览。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华亭市深入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强化全产业链思维和市场化思维,推动农特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卖“品牌”转变,聚焦饲草种植、良种培育、粪肥利用、屠宰加工、精细分割、熟食生产全链条,不断培育壮大牛产业链,让“牛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牛动力”。

责任编辑:孙振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