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景洁 文/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达溪河畔山林披绿,杨柳吐新,麦苗青青。
作为陇东粮仓的灵台县,正抢抓农时推进春耕生产,广袤田野上,农机轰鸣,人影穿梭,处处涌动着春耕生产的热潮,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农资储备检查。
农资储备足 春耕有保障
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灵台县早谋划、早部署,自去年11月就启动农资储备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调运储备化肥2.1万吨、地膜2500吨、农药18吨、各类种子130万公斤,13个乡镇农资销售网点货源充足。
走进灵台县甘肃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仓库,玉米、大豆等种子整齐码放,前来采购的农户络绎不绝。“我们储备了60万公斤玉米种子、胡麻7万公斤、大豆5万公斤。”甘肃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负责人任彩玲介绍。
为确保农资“量足价稳质优”,灵台县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严把进货质量关,完善农资可追溯体系,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农业执法大队开展“护农行动”,对全县农资销售点进行拉网式检查。“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52人次,检查经营主体52家,整改问题8个,确保广大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灵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刘宏刚说。
辣椒苗。
科技助春耕 效率大提升
走进灵台县梁原乡零零壹合作社的育苗大棚里,自动育苗机正高效运转。
目前,该县6个育苗点已完成春季育苗2600万株,预计全年育苗8000万株。目前,两河川区温室大棚设施蔬菜生产完成土壤消毒和起垄覆膜560亩,冬春茬温室设施蔬菜生产进入丰产期。
截至3月底,灵台县已完成4500亩设施蔬菜种植任务,实现“菜篮子”稳产保供。预计一季度设施蔬菜产量将达到0.8万吨以上。
机械覆膜。
在西屯镇柳家铺村,覆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银色的地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今年全县计划完成18万亩顶凌覆膜,3月底前全部完工。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新技术,1550余台农机已完成检修保养,随时投入生产。
气象服务也为春耕保驾护航。灵台县气象局加强天气监测,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帮助农户防范倒春寒等灾害天气。从物资保障到科技赋能,从机械作业到气象服务,灵台县正多措并举打好春耕生产“组合拳”,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