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沛杰 董燕妮 文/图
近年来,庄浪县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弘扬孝善美德、倡导婚事新办、推行丧事简办、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韩店镇石桥村。
破旧立新 文明乡风润心田
随着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庄浪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等陈规陋习也随之显现。
为此,庄浪县多措并举出台《庄浪县治理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全面规划。
集体婚礼。
以“一约四会”为切入点,庄浪县督促指导293个村重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这些组织充分发挥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作用,推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健全,有效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推动形成文明新风尚。
“结合群众收入水平、公序良俗和民心民愿,庄浪县经调研统计和广泛征求意见,推行婚嫁彩礼‘限高’指导标准,明确婚嫁彩礼不超过6万元,红白事礼金不超过100元。这一刚性约束,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婚嫁和消费观念,有力推动了移风易俗。”庄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涛说。
示范引领 移风易俗见实效
“干部带好头,群众有劲头。”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庄浪县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执行婚丧嫁娶“两报告一承诺”制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同时,创新“实践积分+文明超市”模式,将文明行为量化积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走进大庄镇杜家村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村民张红芳正用积分兑换洗衣液,她高兴地说:“参加村里志愿服务能攒积分,被评为‘好媳妇’还能加分,现在大家都争着做好事、当模范。”
城市发展。
这样的“文明积分”制度已在全县30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推广。通过将环境卫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内容量化为积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了“做好事、存积分、换实惠”的良性循环,激发群众养成优良生活习惯,营造文明、诚信、孝善的社会风尚。
“积分制让文明行为有了‘标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水洛镇党委书记李鑫说。
在推进移风易俗的同时,庄浪县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化巷道、改造厕所、规范垃圾处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积分激励引导、人居环境提升等举措,庄浪县逐步实现了移风易俗从“政府推动”到“群众主动”的转变,文明新风吹遍了庄浪大地。
文明培育 新风正气满城乡
移风易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发力。它改变的不仅是“旧规矩”,更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
和美乡村一角。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庄浪县将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和睦家庭与和谐邻里建设,让“文明之花”在庄浪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
——在庄浪县水上公园举办的集体婚礼上,20对新人践行婚事新办;
——南湖镇席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农技培训等活动;
——全县涌现出“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平凉好人”等先进典型。
……
庄浪县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今,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新风尚正在庄浪大地蔚然成风。
移风易俗,久久为功。庄浪县以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一幅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