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赵芳媛 王旭东 文/图
气温回暖,春意渐浓。走进崆峒区白水镇打虎村的芹菜种植基地,处处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芹菜定植,挖坑、放苗、填土,动作娴熟,配合默契。田间,水肥一体化管网正将精准配比的水肥输送到每株幼苗根部,展现出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
移栽菜苗。
“今年种植的西芹兰巴达品种市场前景好,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既节水节肥又省人工。”种植大户岳文龙算起了经济账,“每亩投入5000元,预计亩产2万斤、产值超万元。今年计划种植100亩,未来还将继续扩大规模。”
露地芹菜的定植,是崆峒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崆峒区围绕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按照“两心两带”蔬菜产业规划布局,整合资源推进省级蔬菜产业园和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采取设施与露地菜并举、复种与春种结合的方式,整合各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用集约化产业化的方法组织生产,稳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全力打造蔬菜品牌,提高蔬菜产业的经济效益。
露天蔬菜。
下一步,崆峒区将继续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实施产业扩量提质工程,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动蔬菜产业从传统种植向高效集约转型,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