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永昌县南坝乡何家湾村的“点石成金”记
2025-04-01 17:07:41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运主伦 李峰 屈冰 李新宇 文/图

近日,在祁连山北麓的永昌县南坝乡何家湾村戈壁滩上,上演着一幕生动的春耕图——挖掘机开沟客土,轰鸣阵阵,响彻原野;农户挥舞铁锹,开挖树坑,“现代愚公”陈爱民正在打造全市最大的西梅种植基地。

永昌县惠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爱民看向树坑里的新土,黝黑的脸上泛起笑容。他比划着眼前两米见方的树坑说:“这块荒滩大概有580亩,准备种植西梅苗木。戈壁滩全是砂石,没有适合的土壤,每个树坑得从武威附近运来5立方米土,光填土成本就要200元。”

何家湾村曾因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而长期面临发展困境。近年来,按照南坝乡“生态立乡、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何家湾村计划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和生态治理融合的方式,打造集林果经济、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2018年,陈爱民陆续投资4000余万元,从陕西杨凌和甘肃静宁、敦煌等地购进苹果树、蟠桃树、核桃树、杏树等近70万株优质经济林幼苗“住进”大棚,致力于将戈壁荒野打造成田园综合体。那时候,他引进了400株西梅苗木,经过6年时间的试种,发现西梅喜光、适应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耐寒性,而何家湾村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质含砂石,排水性能优良,适宜种植西梅。

“西梅是李子类的高端水果,抗氧化能力是葡萄的2倍、苹果的3倍,含糖量比普通水果高,耐存储、运输,且一旦市场行情不好,可以将鲜果进行深加工,制成果脯、果干等,附加值会增加。”说到西梅,陈爱民滔滔不绝,曾有广东的客商对他所种植的西梅大加赞赏。

近年来,陈爱民又引进1.3万株法兰西西梅、3000株爱琳娜西梅试种。2024年,5年树龄的西梅每棵树产量达到120斤,按照当时市场行情,每棵树产值达到1200元。

走在硬化路面上,陈爱民心中的图纸越来越清晰。“这是吊干杏种植区,那是后期建设用地,可以建造人工湖、休闲娱乐区……”他正在把心目中的“施工图”逐步变为“实景图”。从“穷山沟”到“绿富美”,何家湾村的蝶变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真谛。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带来的好处可不止一点点,村里的村民在合作社打工,管吃管喝还能拿到月薪。何家湾村二社村民张金玲停下挥舞的铁锹说:“我是合作社的长期工,农忙的时节种地,农闲了就来这边打工,每个月还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古有愚公移山开路,今有“现代愚公”陈爱民改造戈壁荒滩,他打通了“致富路”,让戈壁滩长出了“金银山”。

责任编辑:王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